精品感谢下载载《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预防医学课程类型 : 限制性专业课总学时 : 36 学分 :2.0 实验(训)学时:4 自主学习学时:4 考核方式:分散考核一、课程教学目标《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以“群体”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是一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兴旺、关系国家卫生资源总体规划的重要学科。 在高等中医院校开设预防医学课程,彰显预防医学 “立足群体、立足社会、紧密结合群体治疗和预防” 的方针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力求将预防、保健服务、临床医疗服务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有机整合,使学生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的目标,明确预防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为日后全面观察、分析临床问题,积极开展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保健服务,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奠定基础。课程学习目的:明确医学目的和人文价值,弘扬中医预防医学思想,构建中医预防医学学科体系,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及疾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课程讲述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同时关注实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卫生建设,了解国内外先进理论水平及处理方法,了解国内外有关规章制度,扩大学生知识面。讲授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基本内容,删繁就简,着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级要求。掌握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熟练的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熟悉内容让学生完全理解并掌握要点;其余为了解内容。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三级预防、五层次预防和中医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2.熟悉现代医学模式及医学模式演变的意义;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精品感谢下载载3.了解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特点和方法;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及预防策略。【教学内容】1. 预防医学的相关概念(定义、研究内容、特点、研究方法)。2. 公共卫生的相关概念(定义、基本特点、公共卫生体系、功能、与预防医学的区别与联系)。3.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4. 医学模式的演变及其意义。5.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及预防策略(三级预防、五层次预防及中医预防思想)。6. 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 教学法。【教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