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看到孩子对求学的向往看到孩子对求学的向往 支教课堂灵活多变,能够有兴趣选修课程的体验,也能够有从数学老师到语文作文的学科跨界。7 月 30 日,高一 23、24 班的数学老师杨煜柯走进班级,讲解的不是数学的缜密逻辑,而是与同学们分享了自我的作文心得。 “我自始至终认为,世上没有学不会的学生的,关键是老师以怎样的方式传授知识,怎样的方式去巩固知识,怎样的方式坚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杨老师幽默风趣的风格激起了高一 23、24 班对数学的热情,别开生面的课堂也吸引众多老师前来旁听杨老师的作文课。 谈起教学,杨老师更同意谈谈自我在数学学科上的经验。” 我的数学课堂有属于我的特色。每道黑板上的例题,我都会给学生 2-3 分钟的思考时间并用秒表倒计时:仅有紧张的限时训练才能激发一个人隐藏的潜力,同时也是模拟考场中限时做题的环境,锻炼学生的心态。 课堂上的互动式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情景来调整自我的教育风格。一些基础好的同学,我会请他们到讲台为学生讲题,一方面能培育他们的自信,另一方面做出题的成就感能鼓舞他们继续向前。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我在做例题时,会在他们身边提示、引导,帮忙他们做出例题。” 同时,杨老师认为老师的耐心是很重的要,每个人的都有瓶颈,学生也不例外。”上课时,每讲完一次例题,我就会让学生举手示意是否听懂,直到超过90%的同学听懂了,我才会开始讲下一题。对于剩下的同学,我会单独邀请他们来办公室一对一讲授,到达百分百的教授率。” 每一位支教队员都怀揣着热情之心来到红河,每一个人都同意倾之所有去帮忙红河的孩子。我们能够看到课堂上专注的身影,能够看到走廊上细致的讲解,也能够看到角落里温柔的谈心。向每一位仔细的支教队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