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窑沟骨干1#坝初步设计

东窑沟骨干1#坝初步设计_第1页
1/23
东窑沟骨干1#坝初步设计_第2页
2/23
东窑沟骨干1#坝初步设计_第3页
3/23
1 概况1·1 基本情况东窑沟 1#骨干坝位于右玉县北部李达窑乡境内东窑沟的主沟内,大坝控制流域面积 6.34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中的土石山区,主要地貌类型为梁、坡、峁、沟,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侵蚀模数为8000t/km2.a。坝址两岸坡土层较厚,为粉状壤土,含有少量砾石;沟底基岩裸露,多为玄武岩。取土场分布在大坝右岸,土壤相对湿度适中,颗粒级配均匀,符合筑坝土料标准。1·2 区域社会经济情况东窑沟 1#骨干坝坝控范围全部在东窑沟范围内,该区域内共有村庄 6个,人口 780 人,耕地 4858 亩,人均耕地 6.2 亩,粮食产量 388640kg,平均亩产 80 kg,人均粮食 498kg,人均收入 697 元,经济相对落后。尤其是近几年连续遭灾,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十分困难,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一直没有大的改变。1·3 区域综合治理现状及规划情况东窑沟是东窑沟小流域的一部分,流域面积 11.21km2,其中耕地面积324 hm2,占总面积的 28.9%;林地面积 272 hm2, 占总面积的 24.3%;人工种草 40 hm2, 占总面积的 3.6%;非生产用地 40 hm2, 占总面积的 3.6%;荒地444 hm2, 占总面积的 39.6%。小流域内耕地已全部承包到户,并发放土地承包使用证书。从流域的治理现状来看,农林牧各业用地比例极不协调,人均耕地达 10 亩左右,基本农田仅占 1/10,农业生产仍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从人口密度看,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达 2.04 hm2,土地利用率低下,荒地占到总面积的 39.6%,亟待开发利用。为改变目前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拟在东窑沟片修建骨干坝 2 座,中型坝 3 座及一些小坝。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基础的生存条件,达到保水保土,改变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1·4 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东窑沟 1#骨干坝的兴建可有效拦截区域内的洪水泥沙、消减洪峰、稳定河床、防止沟壑侵蚀、抬高侵蚀基点,提高东窑沟小流域坝系的防洪能力,减少下游水毁灾害。淤成的坝地可促进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同时结合流域坡面治理工程,可有效改善区域生存环境。该坝的建成蓄水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发展灌溉,对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5 地形资料及建筑材料本工程设计前对坝址地形进行了实测,从实测的 1:500 坝址地形图可以判知:右岸高差大,为 26.84m,坡势较缓;左岸高差小,为 19.22m,坡势较陡。取土场可设于坝址的右岸,最大运土距离为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东窑沟骨干1#坝初步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