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历史进程如果现代性已经成为时尚的?| 西,那么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时尚本身得到了充分的解释,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有待深化研究。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及" 现代性 " ,但马克思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立足于现实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原则。不言而喻,马克思所研究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现代性,现代性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规定。到目前为止, 大多数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都对此持肯定态度,并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 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马克思有没有现代性思想, 而在于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本文仅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涵以及历史进程两个方面来深化理解。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特征华勒斯坦在《自由主义的终结》 一书中强调, 现代性有两种:一是人类解放的现代性;二是技术的现代性[1](P127)。实际上,马克思认同的现代性显然应该是第一种,即基于人类解放的现代性;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是属于第二种,即技术的现代性,是马克思所要批判的那种现代性。只有基于人类解放的现代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的觉醒。马克思正是本着现代性的本真精神来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 在他看来, 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使人真正获得了主体性,反而是使人失去了主体性,人受物的奴役、压制、支配,人彻底地服从于物,人对于物的优越性全然丧失了。另外,就理论而言,马克思看到了法国的启蒙运动理论家最终不仅没有起到启蒙人的目的,反而变得" 越来越敌视人 " 了,人变成了 "机器 " ,法国启蒙运动最终反而推进了技术现代性的发展。于是, 马克思才呼吁不仅要批判现存的社会,而且也要批判法国唯物主义者。诚然,马克思的现代性不仅仅是价值层面的现代性,更是具有科学原则的现代性。 不是乌托邦式的抑或空想的人类解放的现代性,而是基于对资本科学分析并对资本批判基础之上的现代性。马克思要批判的是资本的现代性,因此,马克思的现代性具有两重性:一是资本的现代性,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是应当被批判的现代性; 二是扬弃资本现代性的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现代性。 因为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的现代性的主体已不再是与人相对的天国,已经落到了尘世。无疑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遗憾的是,人最终还是没能成为真正的主体,而是物,即资本成为主体,人反而被物奴役。" 人已经不再是人的奴隶,而变成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