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对中国石化的绩效分析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对中国石化的绩效分析 赵丽霞 【摘要】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衍生金融工具作为套期工具分散经营活动的风险。石油行业受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重影响,并且我国石油行业原油进口依赖程度高,易在商品价格、原料价格、利率、汇率等方面受到风险的冲击,许多石油行业企业选择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相关风险。本文以中国石化为案例,分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规避的效果与业绩影响。 【关键词】套期保值;风险规避;衍生金融工具 一、讨论背景 20XX 年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讨论院发布报告称,我国原油进口依赖程度已经高达 69.8%。近期全球原油价格变化巨大,如何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原油价格风险成为石油行业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作为中国石油行业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需要大量进口原油,面临着较大的原油价格、汇率、境外业务拓展及经营等风险。中国石化属于我国较早使用包括商品期货和商品掉期在内的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的企业,对其他企业规避风险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二、中石化衍生金融工具运用案例分析 (一)中石化风险识别 根据 20XX—20XX 年的年度报告,中国石化面对的风险有货币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原油外购风险、境外业务拓展及经营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风险等。其中货币风险、商品价格、汇率风险等能够运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中国石化面对的货币风险主要来自美元记账的短期及长期借款的汇率变动风险。20XX—20XX 年间中国石化货币风险敞口情况分别为 204 百万美元、668 百万美元、103 百万美元,若汇率出现剧烈波动,会对净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年报还明确披露:中国石化面临与原油、成品油及其他化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产品价格相关的商品价格风险,可能对中国石化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二)中国石化衍生工具运用情况 中国石化利用包括期货和掉期在内的衍生工具和现金流量套期进行货币风险及商品价格风险规避,主要表现为持有若干指定为有效现金流量套期及经济套期的原油、成品油及其他化工产品商品合同。20XX—20XX 年,中国石化衍生金融工具持有量为: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资产分别为 5.26 亿元、78.87 亿元、8.37 亿元;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负债为 26.65 亿元、135.71 亿元、27.29 亿元;现金流量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