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免疫失败的原因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畜禽免疫失败,主要原因如下:①国内使用的畜禽疫苗,必须由兽用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按照特定的规程和质量标准生产,并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批准同意;对进口疫苗必须先注册登记,批准进口后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检验合格。一些未经批准的中试产品,其生产条件和规程不稳定,导致免疫力下降。(一)疫苗的质量②疫苗须有良好的运输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预防效果。运输过程中疫苗的包装受损会造成疫苗污染或失效。③疫苗保存方法要恰当。每种疫苗都有各自的保存方法,有的是冷藏保存,有的是冷冻保存,有的是在2~15℃温度条件下保存,有的是在8℃~25℃温度条件下保存,但不论哪种方法,都要避光保存。④疫苗的有效期。所有疫苗都规定了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疫苗不得使用。有的疫苗在不同温度中保存,有效期是不一样的,如鸡新城疫Ⅰ系活疫苗,-15℃的温度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温度条下保存有效期为8个月。免疫程序要合理,畜禽防疫要因地制宜,本地没有的传染病一般不要主动防疫,经常发生的疫病要加强防疫。疫苗必须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操作方法不当,随意改变也会造成免疫失败。(二)疫苗的使用①疫苗接种剂量过小或者过大在注射过程中因药液流失造成注射量未达到要求;滴鼻点眼时因追求速度而不等吸收完即放鸡,使鸡摔头时疫苗损失或漏防;气雾免疫时畜禽舍风过大,造成疫苗流失过多。疫苗接种剂量过大,会出现免疫不应答的现象。②操作不规范针头未及时更换和消毒;疫苗稀释时计算失误或稀释不匀导致计量不准确;疫苗经稀释后或开瓶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③疫苗选择不当。如在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仅选用安全性好而免疫力较低的品系,应该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④免疫方法失误。如饮水免疫使用了含氯的自来水、金属饮水器或水中有残留的消毒药,饮水免疫前没给畜禽断水,饮水量过大,半小时内未饮完,造成疫苗效力下降;气雾免疫使用压力过高,喷出的瞬间温度超过80℃,从而杀死了活毒;应皮下接种的疫苗错误地作了肌肉注射接种或采取滴鼻滴眼式接种,将疫苗用错了地方。⑤抗菌素干扰。接种弱毒活菌苗时畜禽未停止使用添加有抗菌药物的饲料(研究表明最好是在抗生素的前后七天都不要进行免疫。)①对于患病、瘦弱、怀孕后期、吮乳畜禽应暂缓防疫,待体质好转或分娩结束或病愈后再进行防疫。对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疫病的,应先采取治疗措施,否则注射疫苗后,即会暴发此病。因为免疫应答是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免疫器官所产生的,只有健康的体质和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才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对不健康或免疫器官发育不全的畜禽,不宜免疫接种。(三)畜禽的健康状况②畜禽的病史和曾用过的药物情况若接种当天对畜禽舍进行了消毒,则残留消毒剂可使疫苗失效。地塞米松对鸡新城疫免疫接种效果有一定影响,会降低鸡新城疫免疫力。另外庆大霉素、金霉素等对免疫也有抑制作用。但黄芪多糖、灵芝多糖、左旋咪唑等对免疫有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③免疫抑制如鸡群早期患传染性法氏囊病,将影响多种有效疫苗在免疫接种鸡群后免疫力的产生;鸡贫血性白血病也可严重干扰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或混杂其它传染物如农药、重金属镉、铅、汞等,也能导致畜禽免疫抑制。④畜禽应激状态多种不良应激因素,如舍内湿度过大、因通风不良而致氨气浓度过高、长途运输和惊吓等,都会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四)畜禽体内抗体水平①上一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水平。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过早接种,可能影响免疫效果;二是过迟接种,错过最佳接种时机,容易遭受疫病侵袭。②母源抗体水平母源抗体有一定的消长规律,会干扰首次免疫的效果,需等待母源抗体水平降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进行免疫接种。若过早接种,则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也会导致免疫失败。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和猪瘟等可因母源抗体的影响而干扰免疫效果。当畜禽栏舍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