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之我见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低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呢?通过两年对一年级学生的管理 , 使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好的方 法:一、以身作贝 y, 为学生树立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 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平时我们就多了 很多零碎的杂事:扫地、擦桌子、擦黑板……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小事,但我一点也没有马虎对待。相反,我充分利用了这些小事,让学生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我就开始劳动。刚开始学生只是看着我做,慢慢的有几个学生跟着我做,渐渐的在我的带领下 , 很多学生都能加入到做值日的行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小事学生们都能 自己完成了。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强化行为,严格训练。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开学初,我们班曾存在这样的现象:在上美术、音乐和体育课时,学生会先在教室集合,然后再排队到各个专业教室上课。就在学生排队的过程中,学生会毫无顾及的侃侃而谈,直到老师说安静后才能稍稍静一下。面对这种情况,我抽出了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静站队训练 , 而且在第二天、第三天也花一点时间进行练习 。 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站队的速度和纪律有了明显好转,就连上操站队时的纪律也好了很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训练养成的,如课上如何正确的举手回答问题,如何正确的握笔写字,如何正确的摆放学习用具等。事不怕小,只看老师如何引导,如何加强训练。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该渗透于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