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1:基本常识对 1cm,1dm,lm,1 光年的理解;对 IN,lg,1 斤,1kg 的理解;(根据生活经验来理解)举例:一瓶矿泉水,大概是 500ml,500g=1 斤=公斤1m=10dm=100cm;1m2=100dm2=10000cm2;1m3=103dm3=106cm3知识点 2: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无法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知识点 3:声的产生、传播、特征、控制声速:340m/s,且有遇到障碍物折返的特点(另外,电磁波的速度=光速=3X108m/s)产生的原因:物体振动。人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的振动。敲击鼓面后,鼓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鼓面的振动。拨动朔料尺,尺子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尺子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指空气。另外,固体,液体也能充当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乐音的高低。比如,女生的声音比较尖锐,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这是因为女生的声音音调通常高于男生的音调。合唱队里的.女高音,男低音,也是根据他们的音调选拔的。比如,小鸟的音调高,老牛的音调低。比如,向开水瓶里装开水时,瓶会发出一定的声音,随着水面的上升,声音音调越来越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说话大声一点和调高开关,都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一些。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例如,父母的感冒了,音调和响度都可能发生变化,但音色不会改变,我们仍能辨别出父母的声音。另外:分贝:dB。与响度有关。频率:Hz(赫兹)。与音调有关。声音与能量: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对着一杯水说话,水面会振动。电影里,尖叫生过大,会把玻璃阵碎。都说明了声音是具有能量的,是可以传播的。控制噪音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例如,把音量调小。在传播过程中:例如,设置隔音带。在人耳处:例如,捂住耳朵。知识点 4:辨别导体,绝缘体,超导体,半导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例如,铁线、人体、铅笔芯(石墨)、盐水。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例如,塑料尺。超导体:电阻接近于 0。(比较昂贵,主要用于充当电阻越小越好的电器元件,如,电脑的芯板)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具有单向导电性。主要指二极管,LED 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联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去判断.)知识点 5:内燃机四个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