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_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破解阅读障碍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_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破解阅读障碍_第1页
1/15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_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破解阅读障碍_第2页
2/15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_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破解阅读障碍_第3页
3/15
某重点中学学习资料第 2 讲中观上——从题材上对接,触类旁通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等几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一)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对接教材:《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岳》(杜甫)题材特征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内容情感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常用技法(1) 从 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 (绘形①从对象上来看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标刻画 ,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志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②从题目上来看 ,或以所咏之物为题目,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情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 ,或忧国忧民 ,或感时伤世 ,或愤世嫉俗 ,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绘色 )与侧面烘托。(2) 从 修辞手法看 ,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应用体验]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 分)流莺[注]容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2019 年最新版学习资料1某重点中学学习资料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 (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 (佐助人员)时所作。(1)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漂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B.“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C.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D.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E.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恓惶之状,第二联起,转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第三联主要是时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尾联抒发伤感。解析:选 CEC 项,“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说法错误,莺虽然啼鸣了,但是并未实现本意,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栖息的花枝。E 项,还有空间的跨度。(2)诗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9年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第一编如何读懂诗_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破解阅读障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