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泡沫浮选分离法装置与操作离子浮选分离法沉淀浮选分离法溶剂浮选分离法第六章泡沫浮选分离法泡沫分离泡沫分离(foamseparation)是以气泡作为分离介质来浓集表面活性物质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应用应用:矿物浮选,不/可溶性物质的分离(如溶液中阴、阳离子、蛋白质、染料等的分离和富集)。优点优点:设备简单、连续操作、冷态操作(热敏性及化学不稳定性物质的分离富集)、低浓度分离(低浓度组分的分离回收)第六章泡沫浮选分离法浮选分离法浮选分离法:物质(离子、分子、胶体、固体颗粒、悬浮微粒)因表面活性不同,可被吸附或黏附在从溶液中升起的泡沫表面上,从而与母液分离的方法。分类分类:据作用原理不同离子浮选、沉淀浮选、溶剂浮选第六章泡沫浮选分离法发展过程发展过程:20世纪初,浮选技术选矿工艺;1932年,Tallmud&Pochil将该法用于精制蔗糖(浮选技术首次应用于化学领域);1937年,Langmuir提出浮选法可用于溶液中离子的富集;1959年,Sebba提出离子浮选技术可用于分析化学中分离、富集各种离子,1962年《离子浮选》出版。第六章泡沫浮选分离法特点特点:•装置简单、分离迅速、分离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海水、河水、饮用水中分离富集痕量元素;•岩石、矿石、金属和环境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分离富集;•富集系数大,可达104。第六章泡沫浮选分离法定义定义:Karger提出:凡是利用“泡”来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统称为泡沫吸附分离法泡沫吸附分离法,分类见图6-1。泡沫分馏:可溶解物质的分离;泡沫浮选:不溶解物质的分离。第一节装置与操作浮选分离装置浮选分离装置:如图6-2所示,分别用于:离子浮选分离、沉淀浮选分离、溶剂浮选分离基本组成基本组成:气体入口(进气口)、浮选池(泡沫)、玻璃板(过滤板)、试样溶液第一节装置与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通过微孔玻璃砂芯/塑料筛板送入氮气/空气,使其产生气泡流,含有待测组分的疏水性物质被吸附在气-液界面上,随着气泡的上升,浮至溶液表面形成稳定的浮渣(沉淀+泡沫)或泡沫层,从而分离出来。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金属离子试液中加入配位剂,调节酸度,形成配离子,再加入与配离子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离子缔合物。通入气泡,形成的离子缔合物被吸附在气泡表面而上浮至溶液表面,与母液分开。若加入的配位剂为螯合显色剂,则与表面活性剂生成有色缔合物,经浮选后溶于适当有机溶剂,即可进行光度法测定。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影响无机离子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溶液酸度、表面活性剂、离子强度、配位剂、气泡大小的控制在无机酸或配位剂溶液中的离子浮选在有机试剂溶液中的离子浮选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一、影响无机离子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1.溶液的酸度酸度溶质的存在形态浮选分离效果如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浮选分离Zn2+,分离率曲线为一高台状。pH<3,捕集剂质子化,分离效率低;pH>8.5,生成带负电Zn(OH)3/4/2,亲和力下降,分离效率低。最佳pH范围:待测离子配位剂表面活性剂反应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一、影响无机离子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2.表面活性剂离子浮选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改变被浮选物的表面性质。选择与待测离子或配位离子带相反电荷,且有选择性反应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非极性部分链(烃链)长度增加,浮选率增大。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一、影响无机离子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3.离子强度溶液中离子强度大小对泡沫分离影响很大。离子强度增大,对浮选分离不利。可能是待测离子和其它离子对表面活性剂产生竞争引起。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一、影响无机离子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4.配位剂离子浮选法选择分离金属离子时,可利用其能否与配位剂配位及配位能力的大小来浮选分离。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一、影响无机离子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5.气泡大小的控制气泡大小影响浮选分离效率。气泡过大,不易形成稳定泡沫层。气泡直径大小:0.1~0.5mm(微孔砂芯/筛板控制)气体流速:1~2mL/min最佳浮选条件:气体种类、温度、搅拌情况等第二节离子浮选分离法二、在无机酸或配位剂溶液中的离子浮选在HCl溶液中,能形成稳定配阴离子的金属离子,可被浮选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