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_第1页
1/10
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_第2页
2/10
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_第3页
3/10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白永明辅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节课重点生字词及含义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掌握本文说明文中的逻辑顺序。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过程与方法 :通过速度、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教学重点:1.掌握本节课生字词2.学习说明的多层次 、语言特色和写法特点。教学难点:阅读较长的文章,把我说明的层次课型、课时:2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教学常用工具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德育教育:五个认同.一、激趣导入:1、导言:(1)时间是什么时间是暗示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见、摸不着。(ppt 展示图片)(2)记录时间的工具: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2、展示课时目标:(大屏幕展示)11. 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重点)2. 识记本节课重点生字词二、自主学习:(大屏幕展示导学习题并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做好的导学案)(一).作者及其他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二).预习反馈1.字音踪迹()腐蚀()浑浊()山麓()粗糙()龟裂()帷幕()刨刮()沟壑()楔形()钟鼎文()海枯石烂()2.释词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2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碎。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龟裂:裂开许多缝子。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钟鼎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