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纲要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一、孟德尔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1、提出问题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P黄圆×绿皱↓F1↓⊗F2___∶3黄皱∶3绿圆∶___提醒F2中重组类型(与P不同,不是与F1不同;指表现型而非基因型)为黄皱和绿圆,所占比例为6/16(3/8),若亲本改为黄皱×绿圆(均纯合),则重组类型变成黄圆和绿皱,所占比例为10/16(5/8)。9黄圆1绿皱黄圆主干知识回扣2、提出假说: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判一判⑴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⑵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⑶F2的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4∶2∶2∶2∶2∶1∶1∶1∶1()×√√图解YRyrYyRrY-R-Y-rr3.演绎推理(设计测交)测交的意义: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观体现被测基因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yyrr11114.实验验证(假说-演绎法)——P11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有4种,且比例为1:1:1:1,证明了基因自由组合假说的正确性这属于假说-演绎中的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回归命题本源1.分离定律其实质就是在F1产生配子时,____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2.应用分离定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方法——反推法:(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3∶1→亲代一定是______。(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____类型。(3)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双亲至少有一方是__________。3.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显性纯合子测交杂合子等位4.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常用方法——分解组合法。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个分别分析,再运用-____________将各组情况进行组合,如下案例:(1)正推案例——AaBBCc×AaBbCc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可先分解为:Aa×Aa的后代有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的后代有种基因型(1∶1);Cc×Cc的后代有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AaBbCc×AaBBCc的杂交后代有(××)=种基因型。(2)逆推案例——若已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推导亲本基因型①9∶3∶3∶1→()()→Aa×;Bb×→×。②1∶1∶1∶1→()()→Aa×;Bb×→AaBb×aabb或Aabb×aaBb。11∶31∶18323BbBB23乘法原理分离定律331∶11∶bbaaAaBbBbAaAaBb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D[练一练]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①B.②C.③D.④A②①③④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实验方法启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正确选材(豌豆);②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_对到_对;③对实验结果进行___的分析;④运用_____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这一科学方法。2.遗传规律再发现⑴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___把“遗传因子”叫做__。⑵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_____”。统计学假说—演绎一多约翰逊遗传学之父基因知识网络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有性染色体教材9页[问题探讨]——关注动物和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⑴F1自交(植物)或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动物);⑵鉴定并保留纯种——植物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动物采用测交鉴定选出纯合子。回扣教材核心考点突破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和结论2、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解决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推广应用3、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题5、染色体上相关概念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例题1、小麦抗锈病(T)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