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课件VIP免费

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1页
1/49
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2页
2/49
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3页
3/49
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江苏省中医院胡书凤江苏省中医院胡书凤1概论★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国多数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急性中毒病例约占急诊抢救病例的6%~30%.农村地区主要为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禁用杀鼠剂),城市主要为药物中毒(镇静催眠药.酒精中毒.冬季co中毒)。2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中药物中毒在西方国家始终位于首位,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抗精神病药物、心血管药物、催眠药物、抗生素、镇痛和化疗药物★我国在急性中毒的病因统计方面资料不是很多,据沈阳医科大学统计,催眠安定类药物中毒比例最大,其次为一氧化碳、食物、酒精和抗精神病类药物3化学中毒事件的国外案例•2002年9月南京汤山毒鼠强投毒事件,396人中毒,48人死亡。4泄漏事件案例•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超载液氯的山东槽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29.44吨液氯大面积泄漏。公路附近3个村镇居民遭受重大伤亡,死亡28人,350多人中毒。专家称为“移动的定时炸弹”。5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2002年10月俄罗斯政府对车臣恐怖分子动用了化学武器,是一种特殊的麻醉性很强的催眠气体,由特种部队研制的秘密性武器,为解救人质,造成128人死亡,405人中毒。6目录11概述22毒物的体内过程44病情评估33中毒机制55急救护理66常见中毒7中毒基本概念毒物接触机体或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功能,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甚至危及生命,这一过程称之为“中毒”。8急性中毒短时间内由于剧毒物或大量毒物进人体,迅速引起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者中毒慢性中毒毒物少量、持续地进入人体蓄积到一定的量引起中毒者9毒物的分类工业性毒物1农用性毒物2植物性毒物3动物性毒物4药物5日常生活用化学品6军用毒物及化学品710毒物的体内过程代谢排泄毒物大都经肾排出体外,少数由消化道、皮肤腺体排出。毒物进入血液后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作用代谢.吸收毒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有三个途径:皮肤呼吸道胃肠道11中毒机制局部刺激、腐蚀作用1缺氧2麻醉作用3抑制酶的活性4干扰细胞的生理功能5竞争受体612中毒机制•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强酸,强碱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与蛋白质,脂肪结合,引起细胞变性坏死。•缺氧: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窒息性毒物阻碍氧的吸收、转运或利用。13中毒机制•麻醉作用:有机溶剂和吸入性麻醉药有强亲脂性。脑组织和细胞膜脂类含量高化学物质血脑屏障脑内抑制脑功能。•抑制酶活力:很多毒物是由其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抑制酶的活力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有机磷杀虫药抑制胆碱脂酶;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重金属抑制含硫基酶等。14中毒机制•干扰细胞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四氯化碳导致线粒体、内质网变性,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受体的竞争:如阿托品阻断毒蕈碱受体。15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毒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物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空气中毒物的颗粒愈小——挥发性愈强——溶解度愈大——吸收量愈多——毒性愈大。•个体易感性:个体对毒物敏感性不同,与年龄,性别、营养、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毒物进入人体内的途径和进入量。16病情评估资料收集1.病史:职业史、中毒史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毒物检测、血液检测评估病情判断1.病人的一般情况2.毒物的品种和剂量3.有无严重并发症17急救原则11终止接触毒物吸收2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44特异解毒剂的应用3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55对症支持治疗18一、终止接触毒物吸收1.迅速脱离有毒环境2.维持基本生命19二、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1.吸入性中毒:撤离至空气新鲜处。2.接触性中毒:去除污染衣物,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15-30分钟。3.食入性中毒:常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和使用吸附剂清除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20催吐1、禁忌症:腐蚀性毒物中毒者;昏迷、惊厥状态者;年老体弱、孕妇、高血压、冠心病、休克者。2、方法:机械催吐、药物催吐。3、体位:左侧卧位、头部放低。4、注意事项:饮水量、防误吸、严格掌握禁忌症。尽早排出胃内毒物最好的方法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