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一).概念一次两次有性生殖原始生殖成熟生殖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①概念形态:形态、大小一般_____来源:一条来自,一条来自行为:在减数分裂中(二)、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辨析相同父方母方②实例:如下图中的、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配对(2)非同源染色体①概念:指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②实例:如图中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不配对1和3、1和4、2和3、2和42.联会与四分体(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两两结合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但螺旋程度低,观察不到。(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对数。(3)一个四分体=对同源染色体=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含条脱氧核苷酸链)。两个同源染色体124483.交叉互换(1)图示:(2)时期:(四分体时期)。(3)范围:同源染色体中之间交换片段。(4)交换对象:等位基因(B-b)交换。(5)由图可知,等位基因可位于和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非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4、关注同源染色体界定的三个易错点(1)同源染色体的特点有:①来源上: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在图中常用不同颜色表示。②形态大小上:同源染色体一般相同。③行为上: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能发生联会。(2)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3)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变成的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相同,但不叫同源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是经复制形成的,其上的基因相同,若不同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造成的。(三)、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4个(四)、卵细胞形成过程第二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比较项目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场所__________细胞质分裂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变形_____不变形结果一个精原细胞__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__个卵细胞、__个极体睾丸卵巢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变形413(五)、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名称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六)、减数分裂的相关数量变化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着丝点不分裂分裂染色体2n→n,减半n→2n→n,不减半DNA数目4n→2n,减半2n→n,减半染色体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有无性母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性细胞间期减Ⅰ减Ⅱ前、中减Ⅱ后减Ⅱ末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1)数量变化(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数2n2n→nn2nnn2nDNA数2n→4n4n→2n(2)曲线模型:模型分析:①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丁为次级性母细胞;戊为性细胞。②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Ⅰ末期,是由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造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数变化为n→2n→n,没有减半。③减Ⅱ后期染色体数、DNA数都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不同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④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及原因:1∶1――――――→染色体复制间期1∶2――――――→着丝点分裂减Ⅱ后期1∶13.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分析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例如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项目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4种2种(YR、yr或Yr、yR)一个精原细胞一个雄性个体4种4种(YR、yr、Yr、yR)一个卵原细胞4种1种(YR或yr或Yr或yR)一个雌性个体4种4种(YR、yr、Yr、yR)①判断结果:A为前期,B为前期,C为前期。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与曲线辨析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的判断(1)三个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