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名词解释1.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这种理论最早由泰勒提出,建立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2. 美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3. 绘画: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象。4. 低控制原则:指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幼儿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的体验和表达。5. 发展性原则:指在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造成儿童身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6.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要根据幼儿具体基础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好的发展。7. 创造性原则:指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美术这种学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28. 表现论:艺术起源理论“表现论”代表人物: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基本观点: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9. 意愿画(又称自由画)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独立确定绘画主体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的一种绘画形式。10.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涵盖学龄前儿童与美术(视觉艺术与操作)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包括学前儿童语言的思考、领悟,学前儿童对美术材料的操作游戏,学谦儿童的美术创作过程与作品。11. 象征期:象征期是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一个阶段,约 3-5 儿童处于此阶段。儿童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样式符号(儿童图画中的形象)来尝试表现物体的阶段。12. 命题画:又称主题画,是由教师确定集体绘画的主体与要求,幼儿按照绘画的主题与要求作画。命题画是幼儿园绘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13. 装饰画: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型上对称地、和谐地、有规则地进行美化、装饰的一种绘画形式。14. 粘贴:是幼儿将各种材料用胶粘在纸面上,构成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