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宏力医院神经外科程俊萍NO--N1护士需要掌握什么是颈动脉斑块?N2护士掌握颈动脉狭窄发生的病因、机制?N3护士掌握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N4护士掌握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APN护士掌握颈动脉狭窄的循证护理?掌握重点查房要点01定义03临床表现05治疗方法02病因机制04诊断方法06围手术期护理颈动脉的解剖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动脉壁的组织结构脑卒中被誉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在我国占人口死亡的第一位。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粥样硬化斑块钙化致动脉狭窄而导致的脑低灌注或斑块脱落后栓塞脑血管而引起临床症状。据统计,1/3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狭窄、斑块或栓子脱落所致。颈动脉斑块的前世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某些部位的内膜下有脂肪沉积,使动脉壁增厚、变硬、斑块内部坏死,管腔狭窄。颈动脉狭窄是指因颈动脉内膜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附壁血栓形成致使其管腔变窄,进一步发展可致血管完全闭塞,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等。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的定义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迂曲占90%(1)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表面可有胆固醇结晶或其他粥样物质碎屑不断脱落,碎屑本身可形成栓子流至远端颅内血管形成栓塞;(2)碎屑脱落后,斑块内胶原等促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血栓形成后不断脱落导致远端血管反复栓塞;(3)狭窄造成远端脑组织血流低灌注;(4)动脉壁结构破坏致颈动脉夹层或内膜下血肿等原因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颈动脉狭窄的发病机制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00最好发0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颈总动脉起始处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级01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02中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69%;03重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70%---99%;04完全闭塞(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脑部缺血症状: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糊等症状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等,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24h)缺血性脑卒中: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多普勒彩超(筛查首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颈动脉狭窄的治疗A药物治疗B颈动脉狭窄介入支架治疗C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内科治疗药物治疗:基本方法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如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但仅适用于狭窄程度不超过50%的无症状患者,对于超过75%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进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内科治疗支架手术:1)优点:创伤小、相对也更安全能快速疏通动脉血管,解决动脉斑块引起的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等问题;2)缺点:不能治疗斑块本身:支架只能暂时解决斑块阻碍血液流动的问题,斑块仍在不停生长变大;手术本身风险:麻醉意外、血管破裂;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斑块剥脱取出术:1)优点:能快速取岀动脉斑块,解决血管狭窄问题;2)缺点:不但不能解决动脉斑块的再生复发问题,还会反过来刺激血管,加速形成新的动脉斑块;手术本身风险:动脉血管破裂、组织脱落形成血栓等;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的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是近年来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之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1968年出现了首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1974年球囊成形术(BalloonAngioplasty)的发明,是血管成形术(Angioplasty)开始的标志,逐步应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随后又有了支架成形术(StentingAngioplasty)支架技术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其治疗效果已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