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识字量的增加使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一定的难度。有的教师觉得识字量大教不完,而上课的时间有限,学生必须占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来进行生字巩固,这样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感到有一些负担。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对生字的复习巩固问题,也就是学生的错字率和忘字率比较高。许多学生头一天教的生字等第二天来听写时出错率就比较高。在教学识字过程中许多老师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在新教材中我们提倡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引导者。因此我们提倡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识记生字,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识字方法特别的多,但相对来说,老师应该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更有效的识字。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到底是强调最优化呢还是强调识字方法的多样化?因为最优化还有一个嫌疑,就是怕变老师牵着孩子走,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一来在表扬一个学生的同时会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必定要不断的寻找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兴趣的教学方法。问题一: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20161 / 7精品文档这个问题在刚使用课标实验教材的时候就提到过 ,使用多年以后,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最困惑老师的问题依旧是这个问题。要说低年级的识字量大不大,确实很大。来看两组数据,整个小学阶段是六年,在这六年中,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生字的数量是3500 个,而在这 3500 个字有1600~1800 个字的识记是要在两年时间的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完成的,也就是六年识字量的一半都要在低年级完成,确实很大。课程专家们之所以要安排这么大的识字量,大家都知道是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是为了让学生及早地进入阅读。既然如此,对低年级语文老师来说,识字教学任务真的是重任在身啊!教材中的识字量大是我们不可改变的,不可能擅自作主减少一些字的认识,不可能因为这个字或这些字字形复杂,学生不好记就不要求学生记忆,大家知道六年 12 册的语文教科书是成系统地编排的,这些字本要求识记而没有让学生识记,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在后面的课文中遇到这个字而不能及时准确地认读出来,成为后面语文学习的拦路虎、绊脚石,所以,这么大的识字量任务是必须得完成的。“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四点做法:1.识字备课要细致,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