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重点难点】1.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景图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知识,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中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明确加法计算中的难点,还可以促进 100 以内加减法的联系,对 100 以内加减法有整体的认识。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平时生活中我们买东西,整理物品等都会用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理解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仍然要从“数位”、“计数单位”、“进率”入手。在学生掌握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相加减)的基础上,老师充分利用情景图,联系学生生活实例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合作探讨等自主活动,加深对“10 个一是 1 个十,1 个十是 10 个一”相邻计算单位进率的理解。让学生切实理解“为什么要进位?”(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样进?(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进上来的 1)为什么要退位?(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样退?(从十位退 1,十位上的数相减时,先减去退走的 1)5.体现算法多样化在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在连减中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同时在估算策略中也体现多样化。6.注意口算与笔算的联系本单元教材虽然只安排了 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但是它是建立在口算基础上的,其计算过程都要用到口算,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处理笔算,要把它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 100 以内加、减法计算能力。7.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本单元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学习内容,这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研讨去完成学习任务创造了条件。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总结、单元知识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