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开放技术气道开放技术一、手法开放二、口、鼻咽通气道三、喉罩四、气管插管(经口经鼻)五、外科方式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正常的呼吸功能需要有通畅的气道,足够的呼吸驱动力,神经肌肉反应能力,完整的胸廓解剖结构,正常的肺实质,以及咳嗽、叹气和防止误吸的能力。上述这些因素一个或多个出现异常,即需要实施适当的气道开放技术。一、手法开放方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1.仰头抬颏(ke)法1.仰头抬颏法1.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2.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4.注意头后仰程度3.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注意事项:2.仰头抬颈法:方法:抢救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部位置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上托注意事项:头、颈部损伤患者禁用3.托下颌(he)法方法:抢救者双肘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双手食、中、无名指放在患者下颌角后方,向上或向后抬起下颌注意事项:患者头保持正中位,不能使头后仰,不可左右扭动;适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患者二、口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作用:1.限制舌后坠2.解除呼吸道梗阻3.吸痰舌腭弓悬雍垂舌根后坠型号选择正确选择方法过短过长原则:宁长勿短放置方法1.直接放置2.反向插入法,至口咽后壁(通过悬雍垂),反转180°二、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管放置有困难时或有禁忌症(牙关紧闭或口腔破溃等)或患者处于半昏迷,无法耐受口咽通气道者放置方法长度选择石蜡油润滑垂直插入四、喉罩适应证:非预见性的困难插管气管插管失败头颈部活动受限型号的选择型号体重内径长度套囊容量FOB型号最大ETT(kg)(mm)(cm)(ml)(mm)(mm)1<6.55.25102–52.73.526.5–207.011.57–103.54.52.520–308.412.5144.05.0330–70101915–205.06.04>70121925–305.06.5成人选择4号小儿2.5-3号硅胶制成可反复使用50次以上隔栅状设计充气套囊30度夹角设计结构放置方法(盲插法)将喉罩顶向硬颚方向注意腕部的弯曲将喉罩向下滑入同时伸展食指食指向另一只手方向用力形成对抗压力向咽下部推送直至遇到阻力固定导管外端同时移出食指套囊注气(<60cmH2O)可见导管自动向外退出约1.5cm注意事项注意胃内反流(喉罩最严重的并发症)及时调整喉罩位置及时吸痰五、气管插管(经口、经鼻)适应症:1、提供肺与呼吸机相连接的途径,以应用正压通气改善气体交换,治疗呼吸功能衰竭。2、防止肺误吸提供相对的保护3、维持气体交换所需的通畅气道4、建立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通路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前准备:1、患者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可用折叠好的垫子将患者枕部垫高,患者口、咽、喉轴线相重合,从口唇至声门几乎成一条直线物品准备喉镜气管插管牙垫导丝手套10ml注射器寸带胶布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型号及插入深度年龄气管导管从口腔插入深度从鼻插入深度内径(mm)(cm)(cm)新生儿39121-6个月3.510147-12个月412161-2岁4.513173-4岁514185-6岁5.515-16197-8岁616-17209-10岁6.517-182111-13岁718-2023成年女性7-820-2225成年男性8-8.522-2425经口气管插管过程插入部位:喉镜插入会厌和舌根间A.插入喉镜B.喉镜镜片沿镜柄的长轴提起声门正在打开的声门注意事项持续温和的力量将喉镜镜片沿镜柄的长轴提起,不可以牙齿或下颏等做支点C.导管过声门,插入气道D.调整导管深度,气囊充气气囊内压力建议25-30cmH2O确认导管进入气管1、听诊器听诊胸部和腹部的呼吸音,导管位于气管时,胸部呼吸音较腹部强。2、检测患者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如插入气管,则可见呼气时呈现二氧化碳的方波3、接有波形检测的呼吸机,若在呼气期见负向的呼气波,也可帮助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内。E.插入牙垫、固定气管导管气管导管位置的确认与调整插管远端应距气管隆突3-4cm男性:距门齿22-24cm女性:距门齿20-22cm困难气管插管普通喉镜直视下3次不能将导管插入气道观察张口度<3cm(2横指)改良Mallampati分级Ⅲ级以上经鼻气管插管1、盲探经鼻气管插管禁忌症:呼吸停止严重鼻或额面骨折凝血功能障碍鼻或鼻咽部梗阻颅底骨折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涂抹润滑剂,当导管前端出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