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矛盾学说1背景2内容3解决方法4不同时期的发展5意义与局限性6启示注意,我要开讲了毛泽东的报告当中国跨入社会主义大门的时候,历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国社会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1957年2月,毛泽东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为何提出该报告?•1.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苏联领导人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毛泽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在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有一个实际的榜样作为参照对象——苏联(苏联在1936年宣布建立起了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写道:苏联“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然而,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苏联社会矛盾激化。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逐步觉察到了这一情形,开始认真研究中国内部的情况。风云突变的1956年2.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轩然大波.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发了西方的反苏反共的浪潮和波匈事件。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第一书记格罗辞职,游行者推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1956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策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约16000名工人聚集起来,进行示威游行,向政府要求更好的待遇和较低的税赋,并派了一位代表去华沙向政府陈情,然而因为传言代表遭到当局的逮捕,示威演变成了暴动,政府为了阻止暴动,出动了400辆坦克和10000名士兵,当天晚上,暴动才告平息1956年,无论在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中国,都在发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变化•1956年下半年,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罢工、罢课、退社和请愿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比如说,有几十个城市发生大、中学校罢课,广东农村先后有10多万户农民退社西方国家的破坏活动•1947年,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它宣称共产主义“危害着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当时拨出巨款,借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为名,扩大势力范围,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以达到分化东欧的目的。•1951年,美国制订了“向世界共产主义发动政治进攻的纲领”,加紧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破坏活动。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从国家预算中拨款一亿美元用于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进行破坏活动。“匈牙利民族委员会”,“旅美匈牙利人同盟”等反动组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这些经费维持的。•美国极其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破坏活动。资产阶级的宣传家通过电台、散发传单、书刊等方法,宣扬西方文化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甚至对人民民主制度进行直截了当的诽谤。美国之音”每天都用匈牙利语播音14次,宣传反对社会主义的观点。1951年开始播音的“自由欧洲”电台,则公开号召采取恐怖行动,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人民民主制度。•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加以总结和概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也日益成为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