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中国版选修 6●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课标解读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阶段。2.通过分析三个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原因。3.通过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及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新课导入建议通过展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各个图片中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思想行为方式,导入新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流程设计①看教材 P4~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 P6~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 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1”[问题导思]1、2、3。→步骤 3:教师通过[例 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 P6图 1-1-4 的解读,讲解研析“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总结方法规律。↓步骤 7: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第 2、3 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 6:教师通过[例 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对教材 P7 思考和 P8 思考的分析,讲解研析“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步骤 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2”[问题导思]1、2←步骤 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 1、4 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 8: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标解读1.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2.结合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2.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难点)重点难点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1)原因: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胁,对自然具有一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理。(2)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1)原因: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2)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盲目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