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唐代后期的政治和经济•唐朝以安史之乱为界限(由盛变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唐代后期从755年安史之乱—907年唐朝灭亡,总共152年。•一、社会发展特点•1.政治衰败:•——唐皇朝的力量从此日趋衰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削弱,出现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爆发了黄巢农民大起义,唐王朝的统治江河日下,一蹶不振。•2.经济发展:•⑴南方经济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趋势至唐代后期开始凸现。•⑵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分显著,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一)开元、天宝年间的社会形势(一)开元、天宝年间的社会形势•1.1.社会矛盾潜滋暗长:社会矛盾潜滋暗长:•————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鼎盛,出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鼎盛,出现“开元之治”。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各种潜在社会现“开元之治”。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各种潜在社会矛盾暗中滋长,使国家形势矛盾暗中滋长,使国家形势((政治、经济、军事政治、经济、军事))在在玄宗统治后期发生巨大变化,最终酿成“安史之乱”。玄宗统治后期发生巨大变化,最终酿成“安史之乱”。•2.2.文学描述反映情况:文学描述反映情况:•————安史之乱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结果,但一些文学安史之乱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结果,但一些文学作品,常把乱因归罪于玄宗、杨贵妃、安禄山作品,常把乱因归罪于玄宗、杨贵妃、安禄山(《天宝(《天宝遗事》、《长恨歌》),遗事》、《长恨歌》),说玄宗荒淫奢侈、贪恋女色而失国,说玄宗荒淫奢侈、贪恋女色而失国,杨贵妃狐媚、迷惑玄宗,断送唐朝,是罪魁祸首,杨贵妃狐媚、迷惑玄宗,断送唐朝,是罪魁祸首,(“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说安禄山狡诈阴险、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说安禄山狡诈阴险、狼子野心,是乱臣贼子。狼子野心,是乱臣贼子。•————应当说他们都应负有一定责任,但这仅是一种应当说他们都应负有一定责任,但这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并没有揭示出其内在、本质原因。表面现象,并没有揭示出其内在、本质原因。•——“——“安史之乱”表面上看带有很大偶然性,实质安史之乱”表面上看带有很大偶然性,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一些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偶然性似乎起决在一些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偶然性似乎起决定性作用,但一些重要制度的产生,重大历史定性作用,但一些重要制度的产生,重大历史事件变化,总是必然性在起决定作用,偶然性事件变化,总是必然性在起决定作用,偶然性在这里只是事物变化的媒介。在这里只是事物变化的媒介。•1.政治方面(骄侈之心~求治之心)•⑴转变求奢:•————唐玄宗初年励精求治、革新政治、锐意进取,唐玄宗初年励精求治、革新政治、锐意进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一些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之后,开始满足,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喜的成就之后,开始满足,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于是骄侈之心取代了求治之心。于是骄侈之心取代了求治之心。•⑵堕落废政:•————唐玄宗统治后期,其奢侈、腐朽和荒淫达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其奢侈、腐朽和荒淫达到了惊人地步。特别是天宝三载(惊人地步。特别是天宝三载(744744)纳杨贵妃之后,)纳杨贵妃之后,唐玄宗对她极其宠爱,从此不愿过问政事。据自居唐玄宗对她极其宠爱,从此不愿过问政事。据自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⑶昏朽荒政:•————杨氏一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姊妹兄弟皆杨氏一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