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信仰危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挑战与对策 内容摘要: [摘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众多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因素当中,道德尤为重要。在谈到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时,首先应当知道道德的本质,即道德区别他物的根本性质,道德的功能是怎样,它究竟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道德对和谐社会有什么影响,而构建和谐社会又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道德,这些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社会意识调解规范实践精神调节功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要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道德作用发挥大小程度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乃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良好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所以道德问题的深入了解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道德的本质 首先,道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论理学揭示出道德的一般本质,认为道德既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道德的本质蕴藏在社会生活之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和谐社会的标志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和物质财富的丰裕,它还应包括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提高、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和全体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最后,道德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不仅是行为规范,而且是人类的一种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道德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道德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样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我们的国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和谐主义社会。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