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京联教[2005]63 号实践教学是应用性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构成学生的合理知识、智能结构,启迪学生思维、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高[2005]1 号)文件的精神,明确我校实践教学概念,构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学校的办学宗旨,增强教师实践育人的意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特制订我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及其组成部分的内涵,为建设具有应用性高等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必要的基础。一、实践教学体系构成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部分构成,具体构成要素如图 1 所示。实用文档实践教学体系图 1 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二、实践教学环节的构成实践教学环节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分类,按照实践教学内容的性质不同,我校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八种基本教学形式,即实验、实习、训练、设计、试验、证书培训、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践。每种教学形式所包含的意义解释如下:实用文档(一)实验实验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运用仪器设备手段,在人为控制和干预客观对象的情况下,观察、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的一种学习研究活动。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实验教学按照目的和内容性质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 7 种类型。1.演示性实验:旨在演示某一种或某一类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现象、规律与结果的实验。2.验证性实验:旨在验证所讲理论或现象,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感知该理论或现象的正确性、结果以及产生误差原因的实验。3.操作性实验:旨在通过某实验环境下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实验的全过程,了解或理解某类(种)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该类(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或了解某种软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4.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5.故障性实验:在给定的实验条件和要求下,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与能力,采用正确或基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