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社教参对本册的教学要求本教材是《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第五册,在教材的教学中注意把握和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争对性、生动性和时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设计思路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体,力求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并为学生综合性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有效支持。本教材的设计和编写遵循综合课程的特点,主要是以主题构建教材的方式,从学生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从认识自我开始,逐步夸大到认识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的范围,努力做到点面结合,使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三个要素“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教材在设计中以单元为综合“主题”,每个单元即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内容,每个综合主题下,又有若干个内容彼此联系的小学习主题,每个小主题的学习时间大致需要 1~3 个课时。教材呈现的教与学内容只是提示学习活动的范例,教师可以依据本教材中一般只呈现探究性问题,力求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通过任务、情景、学习用的资料、学习中的一轮、学生学习笔记、日记等,将所学内容逐步呈现,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共同参与为主,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教材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态度的养成、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积累。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教材相衔接,在学生对社会生活、家乡生活等内容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从“寻根问祖”入手,让学生认识社会的视野逐步扩大,从社区、家乡到祖国,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螺旋式上升。本册教材安排了“寻根问祖”“可爱的中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个主题单元。第一单元“寻根问祖”。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一些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说,知道四大发明的内容,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以及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知道孔子、孙武、郭守敬、李明珍等文化伟人的主要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材编排了“文明的曙光”、“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智者”三个主题内容。1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等进行初步的、总体的认识。在教材的编排上,一个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