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吸湿性回潮率测试VIP免费

吸湿性回潮率测试_第1页
1/33
吸湿性回潮率测试_第2页
2/33
吸湿性回潮率测试_第3页
3/33
织物的吸湿与透湿性的测定主要内容基本知识一、吸湿性测试二、织物透湿量测定三、织物导水性测试三、织物的抗渗水性测试基本知识在人们的着装中,服装作为人体与自然气候之间的—层屏障,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人们在仅靠生理调节达不到人体所需的“气候”时,服装作为人体行为调节,使人体能适应自然气候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说着装的舒适性成为了第一位的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织物的舒适性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舒适性虽然是一个广泛、模糊而复杂的心里概念,但人们在使用织物的过程中确实能体会到舒适性的真实内涵。舒适性通常分为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及美学舒适性。基本知识热湿舒适性是指通过织物(服装)的热-湿传递作用,使人体在变化的环境中能获得舒适满意的感觉。具体内容包括织物的热传递性能(隔热、保温、导热、散热)和湿传递性能(透湿、透水、透气等)。接触舒适性是指服装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的感觉,如服装压、刺痒感、刺痛感、过敏反应等。美学舒适性主要指服装的颜色、流行款式、合身性等给人带来的满意感。舒适性能中,热湿舒适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体的湿气主要来自汗液的蒸发。人体的汗液有汽态与液态汗之分。汽态汗通过织物中的纤维吸湿-放湿以及织物中的空隙向外扩散;液态汗通过织物中的纤维吸水-扩散以及纤维之间形成的芯吸效应来传递。为了使人体表面与内衣之间形成舒适的微气候(温度31~33℃、相对湿度40%~60%、气流10~40cm/s),不仅织物需要隔热保暖或导热、散热性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吸湿、吸水与导湿性能。基本知识织物的吸湿性通常可用吸湿速率、回潮率表示,用烘箱法测量。织物的吸水性一般用保水率表示,用浸渍脱水烘干法测量。织物的导湿性可用湿阻、透湿率表示,用透湿杯法测定。织物的导水性可用芯吸高度表示,用芯吸效应测试仪测试;此外,还可用水滴润湿织物时间、面积及干燥时间等来表示。织物的抗渗水性可用静水压高度表示,用水压法测定。基本知识一、吸湿性(回潮率)测试1.服装材料的吸湿性服装材料在穿用过程中,可从皮肤表面吸收汗液或从周围大气中吸收水分,这种性能称为服装材料的吸湿牲。服装材料的吸湿由纤维大分子上是否有亲水基团,无定形区的多少及纤维各层之间的空隙有多少、中间是否有空腔等决定。任何一种服装材料吸湿性的好坏可用回潮率来表示。回潮率是指材料内所含水分重量对材料干燥重量的百分比。回潮率高,则纤维吸湿性好,此材料的触感舒适,人体所排出的显性与不显性汗液就能被吸收,从而在人体与服装之间保持比较舒适的状态;回潮率低,则纤维吸湿性差,此材料手感较粗糙,易产生静电,从而导致材料缠体、易吸附灰尘,人体所排泄的汗液也无法被吸收,容易产生闷热或潮湿之感。一、吸湿性(回潮率)测试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服装材料中纤维的回潮率不一样,也就是说,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其回潮率也发生变化,纤维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放出水分,达到动态平衡,这是纤维材料吸湿的特性。回期率不同,纤维的许多性质会发生变化,因此纤维材料测试应在标准状态(温度为20~22℃,湿度为60%~65%)下进行。天然纤维的吸湿性好,合成纤维的吸湿性差,表现在公定回潮率的指标上的差异是显著的。一、吸湿性(回潮率)测试2.服装材料吸湿性测试方法A、直接测定法用于测定材料回潮率,即将含有水分的材料先去除水分,再称取材料的干重或直接测得水分的含量,包括烘箱法、红外线辐射法、吸湿剂干燥法、真空干燥法、高频介质加热和微波加热干燥法等,其中以烘箱法最为常用。B、间接测定法是指不去除材料中的水,不损坏试样、利用材料在不同的回潮率下具有不间的电阻值、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检测材料的含水性,可使用电阻测湿仪、电容测湿仪、微波和红外测湿及放射性同位素法、核磁共振法等。一、吸湿性(回潮率)测试3.设备与仪器Y802A型或Y802N型八篮恒温烘箱,如下图所示。一、吸湿性(回潮率)测试1——链条天平2——升降开关3——挂钩4——电接点水银温度计5——称量孔启闭罩6——三脚螺丝7——转懒8——电接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吸湿性回潮率测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