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_第1页
1/8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_第2页
2/8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_第3页
3/8
范文范例参考从心学角认识焦虑障碍学文教育提示:管你的目标是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1、焦虑的心原因焦虑是分析论的核心概,分析对焦虑的研究也最为系统深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经科刘云云1.1 弗伊德的焦虑论弗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1856~1939)先后提出过两种焦虑论。他的早期论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比多(Libido)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来他在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分说的基础上,提出后期焦虑论。这时他认为焦虑的根源在本我,而在自我,认为焦虑是危险的信号,是自我(ego)的功能。与此相对应弗伊德把焦虑也分为三种:①现实性焦虑;②经症性焦虑;③道德性焦虑。弗伊德的焦虑论合的一面表现在:第一,他认识到内外激威胁自我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他已认识到焦虑的发生有认知的参与。其合的一面表现在:第一,他始终认为焦虑是由本能过程决定的。第二,他认为焦虑是由于机能组织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看法,并没有揭示出焦虑产生的真正本质。1.2 霍妮的焦虑论凯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批判弗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认完美 Word 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为社会矛盾倾向是个体内心冲突的文化基础,也是个体产生焦虑的社会文化基础。霍妮的焦虑论突破弗伊德的本能决定论,从社会文化当中探究焦虑的根源。当然,霍妮的焦虑论也有缺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社会文化因素对焦虑所起作用的认识是彻底的。第二,霍妮对焦虑的心机制的认识有简单化的倾向。1.3 沙文的焦虑论哈.斯塔克.沙文(Haryy Stack Sullivan,1892~949)从人际关系入手,阐述产生焦虑的社会文化根源,既克服弗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又克服霍妮将社会文化简单化的倾向。 沙文认为焦虑的根源在于社会性激的威胁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心时,就产生焦虑。沙文对焦虑的认识确有其深刻的地方,表现在:第一,他明确指出焦虑的根源在于社会性激的威胁作用。第二,明确自尊这一因素在焦虑发生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第三,克服霍妮消解人际关系的丰富性,弱化社会文化作用的倾向。但沙文对焦虑发生过程的认识也有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他忽视认知评价这一因素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1.4 雅各布森的焦虑论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批判地继承弗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说,认为个体的自主性受到损害是焦虑的原因,外部环境也是导致焦虑的因素。从她的焦虑论之中可得到如下启示:第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焦虑障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