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基本检查内容1、视野及其检测分析2、色觉及其检测分析3、立体视觉及其检测分析4、瞳孔检测分析概述•瞳孔解剖特点1、圆形,边界整齐2、位于虹膜中央3、双侧等大等圆(差别≤1mm)4、正常成年人瞳孔直径平均3~4mm(自然光线下)5、瞳孔缩小:直径<2mm,瞳孔散大:直径>6mm6、受交感神经及动眼神经支配瞳孔检测分析概述•瞳孔的影响因素1、光线:对光反射2、年龄:新生儿、老年人瞳孔较小,而幼儿至成年人的瞳孔较大,尤其在青春期时瞳孔最大3、屈光状态:近视>正视>远视瞳孔检测分析概述•瞳孔的影响因素4、生理状态:情绪紧张、激动时瞳孔开大深呼吸、脑力劳动、睡眠时瞳孔缩小5、药物作用:阿托品、新福林、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使瞳孔开大匹罗卡品、吗啡等药物可使瞳孔缩小6、疾病作用:颅内血肿、颅脑外伤、大脑炎、煤气中毒、青光眼等可使瞳孔开大,脑桥出血、肿瘤、有机磷中毒、虹膜睫状体炎等可使瞳孔缩小瞳孔检测分析概述•瞳孔的功能1、调节光线量(最重要功能):光线强,瞳孔缩小;光线弱,瞳孔散大2、改变焦深:瞳孔缩小,焦深增加;瞳孔散大,焦深降低瞳孔检测分析瞳孔检测分析焦深(DepthofFocus):焦点深度的简称,即当焦点对准某一物体时,不仅位于该点平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清楚,而且在此平面的前后一定厚度内,也能看得清楚,这个清楚部分的厚度就是焦深。景深(DepthofField):在眼前方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的焦深范围内。物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瞳孔的反射及反射弧•瞳孔对光反射1、直接对光反射:眼接受光线刺激时瞳孔立即缩小2、间接对光反射: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瞳孔检测分析瞳孔的反射及反射弧•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弧瞳孔检测分析传入通路:光刺激视网膜光感受器,传入纤维随视神经至视交叉,分别至同侧视束及对侧视束,在外侧膝状体之前离开视束,到达中脑顶盖前核,换元后的节后纤维与同侧及对侧的缩瞳核(E-W核)联系传出通路:双侧E-W核发出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至睫状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经睫状短神经入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1颞侧视神经纤维2鼻侧视神经纤维3外侧膝状体4中脑顶盖前核5E-W核6睫状神经节7睫状短神经瞳孔的反射及反射弧•瞳孔调节反射1、瞳孔调节反射:眼从注视远距离目标转向注视近距离目标的过程中,瞳孔逐渐缩小2、近反射:眼在视近过程中,有三个动作同时发生,即瞳孔缩小、调节、集合,统称为近反射瞳孔检测分析瞳孔的反射及反射弧•瞳孔调节反射的反射弧瞳孔检测分析传入通路(与视路伴行):光刺激视网膜光感受器,传入纤维随视神经至视交叉,分别至同侧视束及对侧视束,在外侧膝状体换元后的节后纤维至枕叶纹状区,再次换元后至纹状前区传出通路:纹状前区发出纤维经枕叶-中脑束至中脑顶盖前区,到达E-W核(缩瞳核)、Perlia核(动眼神经的内直肌核)E-W核发出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至睫状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经睫状短神经入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及睫状肌Perlia核发出纤维到达内直肌瞳孔相关检查及其意义•瞳孔大小•瞳孔反射瞳孔检测分析瞳孔大小1、测量工具:Hemisphere瞳孔尺2、测量环境①光线强弱:暗环境、亮环境②光源位置:患者正上方或稍下方3、正常值:正常成年人①暗环境:瞳孔直径4~8mm,双侧等大等圆②亮环境:瞳孔直径2~6mm,双侧等大等圆瞳孔检测分析瞳孔大小4、测量方法①暗环境或亮环境中,受检者固视正前方②光源在患者正上方或稍下方,检查者从旁观察③方法一:以虹膜作为参考,根据瞳孔占虹膜直径的比例进行估计(成年人虹膜直径约12mm)④方法二:根据瞳孔尺上的半圆与被检者瞳孔直径比较,测得瞳孔大小瞳孔检测分析瞳孔大小5、测量意义•瞳孔散大:①单侧性:麻痹性--动眼神经麻痹所致痉挛性--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②双侧性:生理性--深吸气、阴暗处、情绪紧张、激动时、思虑眼病--近视眼、青光眼神经系统疾病--颅脑外伤、中脑病变、昏迷、视神经脊髓炎、癫痫发作等药物性--阿托品类;肾上腺素类;交感神经末梢递质阻断剂(可卡因)精神性--剧痛、忧郁、焦虑、恐惧、暴怒瞳孔检测分析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