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技术近年来,淮南矿区发展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技术,将煤炭开采、瓦斯治理、巷道支护、地温地压治理等安全技术难题统筹考虑,提出了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的构想,规划实施了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了技术和工程实践的突破,这一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2007 年,技术攻关阶段,以新庄孜矿 52210 工作面、顾桥1115(1)工作面为试验点,系统研究留巷围岩控制、巷旁充填材料、留巷装备及工艺、瓦斯抽采等技术,实现了 Y 型通风和煤与瓦斯共采,并成功举办全国“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现场推广会”,在煤炭行业获得广泛影响,研究成果获得 2008 年度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和 200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第二阶段,2008~2010 年,技术调整和推广阶段,在皖北卧龙湖矿、淮北朱庄矿、铁煤小青矿、山西沙曲矿及集团谢一矿、潘二矿和新庄孜矿等开展工程验证和推广工作,20 余个集团内外的留巷工程实践表明,浅部留巷可行,深部留巷全面来压、剧烈变形,巷道难以维护,以丁集矿 1311(1)工作面为例,工作面回采 380m 后,迫于巷道的严重变形不得不放弃留巷。第三阶段,2010 年至今,技术升级和再创新阶段,以朱集矿 1111(1)工作面为标志,通过支护理念及技术、充填材料、充填系统自动化等方面的再创新,初步实现了深井留巷成功,形成了无煤柱卸压开采和煤与瓦斯共采模式。由此可见,自淮南矿区开发 Y 型通风沿空留巷技术以来,该项技术始终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并已成为矿区安全生产、高效开采的核心技术。为推动该项技术的持续进步,全面推动留巷技术在矿区的应用,满足矿区仍至全行业下一步推广应用要求,现从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留巷工艺、装备及材料,瓦斯抽采技术等三方面对留巷技术进步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展望。一、留巷围岩控制技术(一)留巷围岩控制原理、技术及原则研究指出工作面回采后,基本顶岩层在形成大结构之前的强烈回转使沿空留巷经受强烈的采动影响,留巷帮顶出现显著的剪切应力集中,合理的巷内支护形式应克服这种剪切破坏;同时沿空留巷内层支护围岩小结构很难承受外层岩体大结构运动回转过程中岩层移动造成的强烈破坏,不能实现自稳,应采取阶段性辅助加强措施。由此形成了巷道组合锚杆支护、巷旁充填墙体巷内辅助加强支架“三位一体”的沿空留巷围岩整体支护原理。采用抗剪切性能的超高强度、高预紧力、系统高刚度为核心的“三高”锚杆支护技术,形成高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