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儿科院感管理制度篇一:新生儿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科(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应相对独立,临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二、新生儿病房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间、接待室、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三、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2m2,床间距不小于 1m。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 12m2。四、病房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患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新生113儿接触。五、病室内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 1 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六、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护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并在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严格落实。七、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开安置;对高危新生儿有保护性隔离措施。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尽量单间隔离;隔离患儿床头应挂隔离标识,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八、配奶间环境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213十、新生儿病房(室)室温应保持在 22°c~24°c,相对湿度为 55%~6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十一、新生儿应用流动水洗澡,所用扑粉、油膏、沐浴液、治疗用品六洗,保持臀部干燥。十二、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应遵循以下原则: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2.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