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稿)第一部分 前 言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人不但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合水平、决策水平、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水平,以及使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时代发展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合和满足社会进步以及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从培养聋生适合未来社会的水平,促动聋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依据语文教育和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构建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在内的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的适合现代社会生活和聋生发展需要的语文课程。一、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聋生融入和适合社会必备的基本条件。聋校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体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聋生适合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二、基本理念㈠注重聋生发展,提升语文素养聋校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聋生,针对不同学段聋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一个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获得全面、生动、主动的发展。语文课程要注重聋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培育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协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激发和培育聋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识字水平、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和沟通交流的水平,为他们融入和适合主流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语文教育要跳出“聋”的限制和束缚,从多方面、多视角,以多种方式发掘每一个聋生的学习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让每个聋生在成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㈡准确把握聋生语文学习的特点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自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让聋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语言使用的基本规律。观察、体验、操作是聋生获得外部信息,提升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重直观性原则,注重聋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充分利用聋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多种形式的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直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