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检测卷命题人:俞菊芳审题人:马旦旦 难度系数 75%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德而愈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景仰的东西方思想家方分别是()A.孟子、苏格拉底B.孟子、柏拉图C.孔子、苏格拉底D.孔子、柏拉图.仔细阅读右图,完成 2-4 题2. 电影《大圣归来》的人物原形源于名著《西游记》,佛祖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指右图中的()3.右图中的四大古国的诞生有其共同原因,下不属于其共同原因的是()30°NA.都有丰富的降水B.都位于平原C.都覆盖着茂密的植被D.都属于季风气候4. 北纬 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三星堆等。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A.地理环境的影响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C.文明交流的结果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5.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特点是()A.手工业发达B.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国家C.公民都有机会参政D.尚武善战6.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②马拉松起源于古希腊③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基础④哲学一词来自罗马的拉丁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公元前 490——前 322 年,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你认为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是()A.公民大会B.陶片放逐法C.陪审法庭D.五百人议事会8.《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之史实是()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9.春秋时期,齐桓公采用管仲建议,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其真正目的是()A.团结其他诸侯与王室对抗B.抗击威胁中原的少数民族C.确立自己的威信,争当霸主D.保护周王室,尽诸侯义务10.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战斗力特别强,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AA.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战略战术运用得当D.将领冲锋在前的表帅作用11.“木马计”这则故事最早记录于()一书A.《希腊神话》B.《荷马史诗》C.《历史》D.《十二铜表法》12.以往学者认为特洛伊战争只是神话,直至19 世纪施里曼发掘特洛伊城,才确认这段史实的真实性。施里曼应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