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循证优化临床2017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失眠现代社会的常见问题,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组织专家制定《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年,学组再次组织专家在2012版基础之上进行修订,制定《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新指南主要修订内容01020304更新了失眠分类和诊断标准新增临床评估相关推荐意见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提出具体干预推荐意见根据新的证据更新和修订部分治疗推荐意见内容•失眠的治疗•失眠的定义及分类•失眠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失眠的定义及表现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6.5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核心要素)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失眠的分类病程•急性失眠:病程<1月•亚急性失眠:病程≥1月,<6个月•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2012版病因•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主观性失眠•继发性失眠2017版病程•短期失眠:病程<3月•慢性失眠:病程≥3月病因本版指南不再划分原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及各种亚型,这不影响针对失眠的临床评估。内容•失眠的治疗•失眠的定义及分类•失眠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失眠的临床评估——主观评估(八项)1.躯体:回顾是否存在各类躯体疾病2.精神: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3.物质:药物或物质应用史4.睡眠:回顾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评估:⑤睡眠质量评估(PSQI量表)⑥日间功能进行评估,排除其他损害日间功能的疾病⑦日间思睡患者进行评估,筛查睡眠呼吸紊乱及其他睡眠障碍8.如有可能,在首次系统评估前最好记录睡眠日记4+3必要评估项目;8为建议评估项目失眠的临床评估——量表测评•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广泛焦虑量表•Epworth思睡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生活质量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疲劳严重程度量表ABCDEFGHHI•清晨型与夜晚型睡眠问卷Beck抑郁量表失眠的临床评估——客观评估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鉴别诊断多导睡眠图:睡眠障碍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发作性睡病和日间睡眠过度等失眠的诊断——六项1.存在以下症状之一(睡眠异常)-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在适当的时间不愿意上床睡觉2.存在≥1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疲劳或全身不适感-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日间思睡-行为问题(如:多动、冲动或攻击行为)-精力和体力下降-易发生错误与事故-过度关注睡眠问题或对睡眠质量不满意失眠的诊断—六项3.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单纯用没有合适的睡眠时间或不恰当睡眠环境来解释。4.频率≥3次/周5.病程≥3个月6.睡眠和觉醒困难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更好的解释。慢性失眠:必须符合1~6项短期失眠:病程不足3月频率未达3次/周失眠的鉴别诊断(新增)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或物质滥用睡眠呼吸紊乱环境性睡眠困难不宁腿综合征共病诊断:确定失眠诊断时还应针对确定的精神或躯体障碍给与相应的诊断其他类型睡眠障碍推荐意见(新增)1.睡眠日记(Ⅰ级推荐)2.共病诊断(Ⅰ级推荐)3.鉴别其他睡眠障碍时,行PSG检查(Ⅰ级推荐)4.失眠伴日间过度思睡(发作性睡病),行PSG+MSLT检查(Ⅱ级推荐)5.合理干预后,疗效不佳,行PSG排除其他类型睡眠障碍(Ⅱ级推荐)失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内容•失眠的治疗•失眠的定义及分类•失眠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失眠治疗的总体目标ABCD防止短期失眠转化为慢性失眠(新增)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日间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避免药物等各种干预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E失眠的干预方式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CBT-I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的治疗流程失眠病因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