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综合征汇报人:小何大大APS的概念与分类1APS的临床特征2APS的诊断3APS的治疗4目录CONTENTSAPS的概念01定义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autoimmunepolyendocrinesyndromes,APS),又称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或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是指个体一生中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以上自身免疫性内分泌腺病和非内分泌腺病的一组疾病群。Neufeld和Blizzard首次提出APS分类4种亚型的分类方案2种亚型的分类方案由于APS-Ⅱ、Ⅲ、Ⅳ型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可能都是多基因、复杂遗传病,因此目前也将APS分为APS-I和APS-II的分类方案,即将四分类法中的APS-II、Ⅲ、IV合并为APS-IIAPS的特征02APS的器官特异性表现APS-Ⅰ型APS-Ⅰ型又称自身免疫性念珠菌感染-多内分泌腺病-外胚层营养不良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病。该病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称为自身免疫调节基因(AIRE)。APS-Ⅰ型发病机制APS-Ⅰ因AIRE基因突变所致,其所表达的AIRE蛋白异常。AIRE基因突变使得外周抗原在胸腺上皮细胞的表达下降,导致了胸腺内与自身抗原作用的自身免疫反应性T细胞逃脱了中枢免疫耐受,进入外周循环,功及表达外周抗原的组织,引起全身多个腺体自身免疫反应。APS-Ⅰ型的临床表现APS-Ⅰ型的三联征CBA皮肤粘膜念珠菌病自身免疫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自身免疫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上述病症可同时出现,也可间隔数年到数十年APS-Ⅰ型的临床特征APS-Ⅰ型大多于儿童期发病,念珠菌感染是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见感染部位是口腔颊部黏膜、指(趾)甲、肺部、胃肠道。其次出现的是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还可以合并其他类型的内分泌腺体疾病和非内分泌腺体疾病。APS内分泌腺与非内分泌腺组分比较APS的内分泌与非内分泌疾病APS-Ⅱ型APS-Ⅱ型比Ⅰ型相对常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通常在成人阶段发病,并表现出家族聚集性。APS-Ⅱ是一种多基因、复杂遗传病。APS-Ⅱ型发病机制APSⅡ型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既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又与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相关基因A(MICA)、淋巴酪氨酸磷酸酶(PTPN22)、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有关。不同的HLA-Ⅱ单倍体亚型与组织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APS-Ⅱ型的临床表现APS-Ⅱ型的内分泌表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细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Graves病,以慢性淋巴细甲状腺炎最为常见。1型糖尿病:发病率无性别差异,病人可同时发生萎缩性胃炎,由于缺乏胃酸和维生素B12,可同时有缺铁性贫血和恶性贫血。淋巴性垂体炎:主要是腺垂体受累。APS-Ⅱ型非内分泌腺的其他自免病APS的诊断03APS-Ⅰ型的诊断临床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APS-Ⅰ可能:(1)念珠菌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三联征中2种以上(2)三联征中有一种疾病,但同胞中有APS-Ⅰ患者(3)高度怀疑APS-Ⅰ,AIRE基因有突变者未发现AIRE基因突变不能排除APS-ⅠAPS-Ⅱ型的诊断APS-Ⅱ的临床诊断:经典的APS-Ⅱ型:必须具有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或ⅠA型糖尿病。广义的APS-Ⅱ型:指排除APS-Ⅰ后,同一个个体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APS两种亚型的鉴别APS诊断流程APS的治疗04对症治疗止泻、补镁自身免疫性肝病者保肝降酶治疗恶性贫血者给予维生素B12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抗真菌治疗单纯皮肤感染者抗真菌软膏外敷深部或器官感染者,口服活性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和氟康唑;减药及停药易复发,应密切监测酮康唑会抑制肾上腺和性腺激素的合成,因此首选氟康唑,因其不抑制激素合成激素替代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性腺功能减退:尤其是青春期发病者,性激素替代治疗注意:每个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应在治疗前评估肾上腺功能,以免发生肾上腺危象免疫抑制治疗环孢素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肾病考虑到环孢素的肾毒性,治疗时需权衡利弊谢谢聆听/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