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总论上次课教学内容上次课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四节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第五节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种植业区划第六节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29本次课教学内容本次课教学内容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一、生长与发育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三、生育期与生育时期四、物候期28本次课教学重点、难点本次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长与发育的概念–S形生长进程–生育期、生育时期、物候期•难点–S形生长进程的应用–物候期的含义与应用27第一节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第一节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26•生长和发育是作物一生中两种基本的生命现象。•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质的变化。25一、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一、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以叶的生长发育为例——–叶的长、宽、厚、重的增加称为生长;–叶脉、气孔等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则是发育。•生长是从小到大,而发育则是从无到有。24•生长和发育的关系–二者是交替进行的;–生长的累积导致发育,发育又是下一轮生长的开始;–没有生长就没有发育,没有发育就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23㈠S形生长进程–概念:~即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22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作物从萌发至成熟收获,可分为4个阶段:•缓慢增长期:种子内细胞处于分裂时期和原生质积累时期,生长缓慢;•快速增长期:细胞体积、数量随时间呈对数增大,生长迅速;•减速增长期:以恒定速率生长,速度不在继续增大;•缓慢下降期:细胞成熟并开始衰老,生长速率下降。21此图引自网络20•S形生长进程是作物生长的一个普遍规律•个体生长遵循此规律,群体生长依然遵循此规律;•外部形态(株高等)的变化遵循此规律,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也遵循此规律;•作物生长遵循此规律,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与累积也遵循此规律。19㈡S形生长进程的应用–一方面,可以用S形曲线来检验作物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看它是否偏离了S形曲线的轨迹),以此作为调控作物生长的依据,采取措施使其回到正常轨迹上来。•如:看生长偏弱,未达到应有的高度等,就应赶快供应肥水促进其生长速度。18–另一方面,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其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有,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小麦施矮壮素控高防倒,应在基部节间尚未伸长时喷施,如已进入快速生长期,基部节间已经伸长,再喷也没作用了,相反还会影响到穗分化;•又如:施肥,在作物生长发育初期或末期施肥,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171、生育期的概念–生理学角度:作物的生育期就是从种子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天数);–栽培学角度:作物的生育期即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天数,或叫大田生育期;–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播种到出苗、成熟到收获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16生理成熟、工艺成熟三、作物的生育期三、作物的生育期•播种早于出苗——–如:湖南的早稻播种(浸种催芽后)到出苗之间有3~5天,甚至7天,晚稻播种到出苗之间也有3天左右;–再如:河北夏玉米直播到出苗有5天左右。•成熟与收获谁早?–一般情况下,成熟在前,收获在后;–特殊情况:恶劣天气影响、特殊栽培目的(如:再生稻)等。15•成熟的判断依据——–以籽粒为收获物的作物,成熟以叶黄、根衰、籽熟为标志,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以营养体为收获物的作物,如麻类、薯类、牧草、绿肥、甘蔗、甜菜及鲜食甜糯玉米等的成熟不是指其籽粒成熟,而是指我们人类所需的产品达到收获适期•如:绿肥,一般是开花盛期,此时生物产量最高;•如:甜玉米,一般是授粉后25天左右,此时玉米籽粒口感、甜度都最好。142、生育期的长短–遗传特性影响生育期: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生育期不同;–环境条件(纬度、海拔)影响生育期:同一作物、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