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工作总结报告材料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全市卫生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各项卫生工作。一、围绕主线,继续深入各项医改工作(一)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条件。今年以来,已完成170万元的中医院急救中心和150万元的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85万元的化皮卫生院已投入使用,投资25万元为9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了“国医堂”和20个中医特色村卫生室,其中东王镇卫生院“国医堂”成为xx市“国医堂”建设典型。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卫生项目跑办力度。今年已争取跑办1750万元资金,用于市医院病房楼、马头铺卫生院、木村卫生院建设,现正在准备项目招标。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核心效能。按照xx市卫生局、人社局《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石卫字【20XX】87号)文件精神,20XX年我市招聘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78人;20XX年,市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还将计划公开招聘医务人员45人。(二)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一是新农合覆盖面持续稳定扩大。20XX年我市参合农民376311人,参合率96%;20XX年达到390680人,参合率98.91%,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各级政府筹资280元,个人缴纳60元)。二是重大疾病补偿范围明显扩大。20XX年对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宫颈癌等6种重大疾病,另行制定补偿方案,提高补偿比例;20XX年重大疾病病种扩大到了20种。三是率先建立“跨县出院即报”试点。20XX年,市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二院与周边行唐、无极、正定、藁城等四个县市合管中心进行联网,实行了“跨县出院即报”制度,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县市群众到新乐就医,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影响。四是建立了大病保险制度。从今年1月1日起,为参合农民在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参合农民在合规费用达到8500元以上后,商业保险公司再次进第1页共7页行补偿,最高可补偿16万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大病参合农民负担。(三)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自20XX年以来,18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0个村卫生室全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此项工作共惠民让利520万元,有效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按照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在不增加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负担前提下,从今年7月1日起,市医院、中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截至目前,两个医院在财政补贴未到位的情况下,依靠自身能力,克服各种困难,让利患者100多万元。(四)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抓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百姓健康。目前,我市累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38.8万份,建档率79%。其中,高血压患者管理39420人,糖尿病患者管理13185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158人,管理率达到管理要求,均等化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开展一系列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对疾病基本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全市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健康防护线。二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落实民生工程。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已累计完成了白内障复明手术55例;继续开展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工作。今年,已为9250名育龄妇女发放了叶酸,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儿的发生。(五)积极推进市级公立医院改革。一是按照全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县级公立医院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市医院、市中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药和省增补药。二是市医院、市中医院在财政补贴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按照省政府确定的6:3:1的补偿比例,xx市医院、市中医院按照审计局审计报告财政补贴,市医院为1816248.74元、市中医院为1066270.33元。三是卫生局按照《XX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督导县级公立医院在县级财政补贴没有到位第2页共7页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业务消化,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