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境界及储量计算 2 .1 井田境界 本井田北以唐垄第一断层为界,南以唐垄第三断层为界浅部以唐一垄井田+50 水平为界,深部以三都平野大断层为界。走向长度约4266.85 米,倾斜长约2123.92 米,井田面积约9264748.93 平方米。 2 .2 储量计算 2 .2 .1 计算储量的煤层最小可采厚度,最高灰分 按煤炭部颁《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缺煤地区储量计算标准规定执行。当煤层倾角0°~25°时,其炼焦煤最低可采厚度为0.70 米,非炼焦煤为0.80 米,故本次确定井田的二煤层煤的发热量为5776 大卡/公斤,可用配焦煤,最低可采厚度为0.80 米,灰分为31.88%,小于 40%;四煤层煤的发热量值为7140 大卡/公,可用作炼焦用煤,的最低可采厚度为0.70 米,煤质灰分17.12%,小于 40%。 2 .2 .2 井田内地质储量、工业储量 1、可采煤层基本情况见表 2-1 表 2-1 可采煤层基本情况 煤层名称 均厚(m) 倾角(°) 平均 斜长 间距 结构 稳定性 B1 3.10 13 2124 80 不复杂 较稳定 B2 6.2 13 2124 不复杂 较稳定 2、储量计算 ① 可采边界的确定方法:当煤层点的质量达到可采时,采用插入法求出厚度最底可采边界,然后连接各点,确定边界。 ② 块段法:块段划分是按照生产的需要,结合补勘工程量控制的程度,煤层底板等高线,可采边界及其构造特征等进行划分的。 ③ 有 夹 矸 的煤层的计算方法,按照《煤炭资源勘探规范》有 关 规定执行。 煤层平均厚度采用大块段内煤点的算术 平均值。 ④ 各块段用求积仪 测 量3 次,求其算术 平均值即 假 面积除 以倾角的余 玄 函数 并 运 用下 面公式 式 中 :Q1=S*M*D M-煤层真 厚度 ; S-真 面积 ; D-煤的容 重 ;Q-储量。 ⑤ 以煤层立 面投 影 图 为计算图 ,按地质条 件 ,沿 等高线、勘探线及煤柱 线以及计算辅助线等,结合生产水平线,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块段借助计算机进行煤层储量计算分别计算,然后把各个分储量相加。储量单位:万吨,四舍五入,保留二为小数。此法适用于煤层厚度稳定,产状变化较大的情况。 按照煤层底板等高线划分块段,再将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块段根据等高线的变化灵活分为若干小块,原则是各小块的煤层倾角大致相同,首先求出两相邻阶段底板等高线所夹小块的水平投影面积(B)及倾角(α),然后根据以下公式求出真面积。 S1=Ssecα 式中: S1—煤层真面积,2m ; S—水平投影面积 ,2m ; α—煤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