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料质量控制及煅烧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 、熟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熟料质量是确保水泥质量的核心,熟料质量达不到要求,难以磨制优质的水泥产品。其中配料和煅烧是决定熟料质量的关键。 2、从生料到熟料,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最基本的核心就是要求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间的比例要满足理论要求。参与化学反应的某一物质的量,不得过剩或不足,否则,化学反应形成的结果,不是当初设计的结果。因此,熟料生产过程实际上要求是很精细的,不是表面上的那种粗糙现象。 3、设计合理的熟料率值,通过良好的煅烧,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水泥熟料。 二、现代水泥干法生产线与传统水泥生产线的区别、产量的影响 1、原料磨工艺变化 现代水泥企业,以节能高效为主要导向,装备和工艺流程日益简化和高效。 2、原料磨由过去的球磨机改为现代立磨,原料磨工艺装备的改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球磨机的工艺特点,决定了生料细度更加均匀,900孔细度小,只在3.0%以内,1800 孔细度在12%以内。 立磨的生料细度粗,900 孔细度在6.0-8.0%, 1800 孔细度在22%左右。 培训材料之三 2 由上看出,现代水泥工业改成立磨后,生料的颗粒级配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立磨的生料粗大颗粒占比例明显上升,中等颗粒的比例,也较球磨机增加了一倍。 4、现代水泥工业、细度标准的变化。 80 年代,国家旋窑管理规程对细度有控制要求,最开始的标准规定生料细度小于等于10%,作为一次水泥工艺管理的标准来执行,其后更改为12%。后来随着先进水泥工艺发展,生料细度作为一次过程控制指标,不再强制执行,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需要自行控制。质量体系认证,也将细度标准作为企业自行制定来审核,细度标准被企业自身不断放松标准。 按照现行立磨的生产工艺,生料细度按10%、 12%、 16%等等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立磨工艺的要求,根据立磨的特点及与窑的产能关系,细度只能控制在20-22%之间,即使控制较好的工厂细度也在8 左右。但是,目前的细度控制指标,不表示细度粗对煅烧没有影响。 5、原料立磨生料偏粗,对煅烧配料过程的影响。 立磨工艺的使用,生料细度的变化,在配料过程中,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对配料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以原宁国水泥厂一线4000 吨窑为例,原宁国水泥厂一线窑配套原料磨系统是球磨机,生料细度一直在10%以内,后来逐渐放宽到12%和 16%。 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原料磨停机后,出窑熟料KH 下降,一般由0.89 下降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