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竹阅读答案 篇二:爱竹阅读答案 爱竹叶公觉 我从小就爱竹,因为我家后门外有两个竹园。童年和少年时代,竹 园就是我的乐园。有时我采一片“个”字形的竹叶夹在书里作书签,有 时我折一根细竹竿作宝剑,在手中挥舞,有时我双手抓紧竹的上端赤脚 捧住竹的下端,顺着粗竹往上爬,有时我把细竹慢慢地向下压,然后突 然放手,看着竹竿充满弹力地向上伸展;有时我剥下新竹上的竹箨,拿 回家去给母亲包粽子,有时我凝视顶着泥土缓缓探出头来的小竹笋,帮 它轻轻地掀掉泥土,让它舒畅地成长;有时我拿了铁制的凿子去挖竹笋 ,新鲜竹笋烧的汤,鲜美极了,竹笋与大豆煮成的“笋豆”,是我儿时 十分喜爱的食品,我也曾骑着竹马,口中琅琅作马蹄声,与小伙伴一起 在竹园里欢奔腾跃„„ 与竹子相亲日久,自然地产生爱意,这也是人之常情吧?我在中学 时代就写过一篇散文,描写小竹笋成长的过程,现在还记得其中有一句 写小竹笋“戴着嫩黄的珠冠,睁开好奇的眼睛,顶开泥土,来窥探神奇 的世界”,这一句还得到过语文老师的赞赏呢。 随着年龄增长,我对竹子的喜爱也慢慢深化,我不单爱竹园的好玩 、竹笋的好吃,我也爱竹荫的清凉、竹影的雅洁。我更从古人爱竹的逸 事和古代诗文中感悟到竹的诗意、竹的深义。 那晋代的嵇康、刘伶等七位高士相聚于竹林之中,啸傲偃仰,赋诗 作文,饮酒清谈,人称为“竹林七贤”。 那唐代的李白、孔巢父等六位文人共隐于徂徕山,寄居竹溪之畔, 伴着青青翠竹,迎接旭日东升,目送夕阳西坠,等待明月清辉,在月光 竹影中,他们吟诗作赋,酣酒高歌,人称“竹溪六逸”。 那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爱竹情深,他吟出了“可使食无肉,不可居 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名句,可谓竹的知音。 那唐代的李贺描写竹,“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 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竹这种努力向上奋勇成材的豪情壮志 , 使人振奋。 那清代的郑板桥在咏竹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 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这种坚贞不屈矢志不渝 的高尚情操,使人肃然起敬。 郑板桥当知县时还写过一首诗:“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 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听竹而引伸到听见民间疾 苦声,因为诗人具有与竹一样的品格,是一个清官,才会产生这样的联 想。 爱竹其实是爱竹子所具有的种种品格,在不知不觉间人们早已把竹 人格化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