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一节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授 课 人:李锦权 学 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学 号:2007230121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 1 页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石,它是整个物理中研究物体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桥梁,它破除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错误观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与世界观。牛顿第一定律还包含着力、惯性、参考系等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而成为物理理论的支柱,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并能解析惯性现象。 3.教材内容安排:先从阐述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出发,引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验证,接着引入牛顿第一定律,最后阐述惯性的概念并解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4.教材的特点: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对教材的处理:教材在阐述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时较为抽象,对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思想也缺乏深刻说明,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现历史、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和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牛顿第一定律有更直观的认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九年级学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对运动与力的关系已有初步的了解。 3.学生的认识特点:进入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能适应物理的科学推理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 2 页 ( 1)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意义。 (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并能用惯性解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学生对历史演变过程的“亲身”参与,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 2)重现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科学推理能力。 (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让学生感受科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 2)培养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