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十章 界面现象 10-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常见的亚稳定状态有哪些?为什么产生亚稳态?如何防止亚稳态的产生? (2) 在一个封闭的钟罩内,有大小不等的两个球形液滴,问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 下雨时,液滴落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大气泡,试说明气泡的形状和理由? (4)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5)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为什么物理吸附都是放热过程? 答: (1) 常见的亚稳态有:过饱和蒸汽、过热液体、过冷液体、过饱和溶液。产生这些状态的原因就是新相难以生成,要想防止这些亚稳状态的产生,只需向体系中预先加入新相的种子。 (2) 一断时间后,大液滴会越来越大,小液滴会越来越小,最终大液滴将小液滴“吃掉” , 根据开尔文公式,对于半径大于零的小液滴而言,半径愈小,相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愈大,反之亦然,所以当大液滴蒸发达到饱和时,小液滴仍未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所以液滴会愈来愈小,而蒸汽会在大液滴上凝结,最终出现“大的愈大,小的愈小” 的情况。 (3) 气泡为半球形,因为雨滴在降落的过程中,可以看作是恒温恒压过程,为了达到稳定状态而存在,小气泡就会使表面吉布斯函数处于最低,而此时只有通过减小表面积达到,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所以最终呈现为球形。 (4) 最本质区别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同。物理吸附是固体表面分子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而化学吸附是固体表面分子与气体分子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5) 由于物理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所以 Δ G<0,而Δ S<0,由 Δ G=Δ H-TΔ S,得 Δ H<0,即反应为放热反应。 10-2 在 293.15K 及101.325kPa 下,把半径为 1×10-3m 的汞滴分散成半径为 1×10-9m 的汞滴,试求此过程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变(Δ G)为多少?已知293.15K 时汞的表面张力为 0.4865 N·m-1。 解: 3143r=N ×3243r N=3132rr 14 Δ G=21AAdA=(A2-A1)=4·( N22r -21r )=4·(312rr-21r ) =4××(3 39(1 10 )1 10-10-6) =5 .9 0 6 2 J 10-3 计算时 373.15K 时,下列情况下弯曲液面承受的附加压力。已知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58.91×10-3 N·m-1 (1) 水中存在的半径为 0.1μ m 的小气泡;kPa (2) 空气中存在的半径为 0.1μ m 的小液滴; (3) 空气中存在的半径为 0.1μ m 的小气泡; 解:(1) Δ p=2r =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