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 新知探索课 一、教学流程: 二、环节解读 1、课前预习 考虑到初中学生在校时间短、认知能力弱、自主能力差的特点,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内容。 ( 1)明确预习目标。首先要明确提出预习后应该达到的目标。 ( 2) 完成预习问题。预习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应突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要杜绝教材知识简单、机械地重复再现,突出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掌握。 ( 3)巩固预习效果。通过设计一定量的训练、测试题目引导学生巩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预习成果,同时,通过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发现预习疑惑。在预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预习反思的习惯。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出哪些问题已经基本掌握,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存在哪些疑惑等。 新知探索课 课前预习 课内探究 课后练习 自主研修 预习总结 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跟踪训练 精讲点拨 确认目标 情境导入 应用达标 归纳总结 2、课内探究 ( 1)情境导入,确认目标。通过演示实验、讲物理故事、复习旧知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课题导入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要精到而不繁琐。引导学生分析课时教学目标要求,挖掘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惑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 ( 2)预习总结,自主研修。课的开始,教师在简要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 首先让学生在组内互批交流预习的问题。课内探究学案所设计的问题主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知识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漏、易混点的知识等,它是通过学生预习和教师预测而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找出解决不了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教师应及时了解学习进程,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合作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围绕重点难点易错点,教师精选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交流。教师要适时点拨,保证课堂讨论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还要结合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适时组织即时互动。 ( 4)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