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重要考点及题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量数、原子的原子量及元素的原子量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主要是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关键在于掌握书写方法,以能够写出陌生物质的电子式)。 (一)原子或离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计算 ⑪原子 X:核电荷数 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Xn+:核电荷数 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 阴离子 Xn-:核电荷数 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 ⑫质量数 A=质子数 Z+中子数 N D2O的摩尔质量是 ,中子数是 ,质子数是 。 例1、R2O3n-离子中共含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 R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二)弄清元素与同位素之间的关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元素。 什么是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结构与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不同。 下列物质是同位素的是( ),是同素异形体的是( ) 1、1H、2H、3H 2、H2O、D2O 3、金刚石、石墨、足球碳 4、红磷、白磷 5、HNO3、HNO2 6、12C、13C、14C (三)区别质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 ●质量数是对于原子(或核素)而言的,元素不存在质量数;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两种计算方法:某原子的质量与 C-12原子质量的 1/12相比所得出的值,或在数值上等于某原子的摩尔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m×N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所算出的平均值,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给出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中性微粒,都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每种元素可能有几种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等于该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 3、设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m,中子数为 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 (B)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 (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 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 w 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