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和思考——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分层互动策略的研究”的实践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不科学、不合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只有探索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才能改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分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但是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中学仍属新生事物,本文探索了分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实践模式和应用策略,为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关键词:分组合作学习英语课堂农村初中一.分组合作学习实践的背景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按照课前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按部就班地对生词、课文中包含的语法进行讲授,对课文内容进行解释,然后让学生对单词、语法和重点词句进行背诵。在英语课堂中,师生极少进行互动,即使有,也是简单的提问和回答,鲜有富于创造性和激趣性的互动环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多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主,很少有交流讨论的机会,缺乏互相配合、互相提高的团队式训练或小组间的竞赛、游戏等新模式,课堂气氛沉闷。英语教学本身需要每位学生充分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充分的互动,通过参与丰富的口语交际等活动,提高英语能力。但是笔者工作的学校属于大班教学,每班学生将近 50 人,限制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再加上学生的英语能力本身就参差不齐,教师面对庞大的学生数量和繁重的教学任务,自然无法对学生一一顾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教学,只能一视同仁,不能做到分层互动,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不科学、不合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只有探索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才能改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分组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是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被很多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