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的麻醉随着社会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据统计约 2/3 的 65 岁以上老年人可伴发冠心病,1990 年据 Mangano 统计 1000 病人中冠心病发病率为 80.2%。因此,冠心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在老年心脏病人中占多数。其他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相对较少。一、 麻醉和术前病情估计(一) 心功能估计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四级分类法,心脏病人心功能可分为四级:Ⅰ级为无症状,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和呼吸困难等;II 级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且可出现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但休息后感舒适;Ⅲ级为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但休息后尚感舒适;Ⅳ级为休息时也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心绞痛综合症,任何体力活动将会增加不适感。若心功能为Ⅰ-II 级病人进行一般麻醉与的手术安全性应有保障,Ⅳ级则属高危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很大,Ⅲ级病人必须经术前准备与积极治疗使心功能获得改善。由于心功能分级的量化程度不够,许多有关因素无法概括,因此还应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全面估价。(二) 心脏危险指数Goldman 等把病人术前各项相关危险因素与手术期间发生心脏合并症及结局相互联系起来,依据各项因素对结局影响程度分别用计分表示,从而提供了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病人的危险性、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表 1 为 Goldman 等提出的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CardiacRisk Index CRI)共计 9 项,累计 53 分。由于此分类法简单方便目前仍有临床参考价值。其后,Zeldin 等作了前瞻性研究,证实多心脏危险指数的实用价值,且阐明了心功能与心脏危险因素记分对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相关,两者联合评估可有更大的预示价值。从表 2 中可看出累计分数>13-35 分,相当临床心功能Ⅲ级,术前若进行充分准备,1心功能改善成Ⅱ级或早Ⅲ级,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就可提高。若累计值超过26 分,心功能Ⅳ级,麻醉和手术必然存在较大危险,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人中半数以上发生于此组。值得注意的是在总计数值 53 分中有 28 分如表 1 中的 3,5,6,7 项通过适当的术前准备或暂缓手术等待病情获得改善后才可能可减少麻醉和手术危险性。(三)心电图、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1. 常规心电图心脏病人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正常,如冠心病人休息时常规心电图至少有 15%在正常范围。但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如节律改变(房早、室早或房颤)、传导异常和心肌缺血表现(T 波平坦或倒置及 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