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基础知识全面解析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字母 t 表示。单位:摄氏度(℃)2.摄氏度的规定: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 100℃,把 0—100℃之间划分为 100 等份,那么,每一等份就是 1℃,读作 1 摄氏度。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37℃,读作:37 摄氏度。某地最低气温-6℃,读作:零下 6 摄氏度。按用途分类所用液体制作原理用途量程注意事项特殊构造测物体温度-20℃~100℃测量前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水银、煤油寒暑表酒精、煤油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测室温-20℃~60℃测量前不能甩,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数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细管1.测量前,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2.测量时,液体的量不能太少,要能够全部浸没温度计的玻璃泡为好,要用玻璃棒将液体搅拌(不能用温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度计代替玻璃棒),使温度均匀再测量。3.测量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4.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液面相平。测体温35℃~42℃测量前必须甩,可离开人体读数,三棱柱相当于放大镜,有放大作用玻璃泡上方有细而弯的缩口体温计水银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晶体:1.定义: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晶体。2.常见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⑵.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⑷.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⑸.图像:见图像总结。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⑵.凝固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⑷.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⑸.图像:见图像总结。3.熔化:⑶.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4.凝固:⑶.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5.晶体熔化和凝固相同点: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不变。1.定义: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非晶体。2.常见物质:松香、玻璃、蜂蜡、沥青、塑料。3.熔化4.凝固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⑵.条件:继续吸热。⑶.特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⑷.图像:见图像总结。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⑵.条件:继续放热。⑶.特点:放出热量,温度降低。⑷.图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