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诗歌鉴赏总结VIP免费

古代诗歌鉴赏总结_第1页
1/13
古代诗歌鉴赏总结_第2页
2/13
古代诗歌鉴赏总结_第3页
3/13
古代诗歌鉴赏总结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从广义上看,可以包括下面内容: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②修辞手法(辞格、修辞格):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③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想象、联想、烘托、渲染、对比、衬托、讽刺、象征、托物言志、抑扬褒贬、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一、表达方式中国古典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纵观历年高考,描写、抒情是其中的考查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我们将这部分内容放到“表现手法”中进行介绍。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朝发白帝城》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杜甫)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3.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类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目吟留别》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李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得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李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2.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多见于咏物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龚自珍《病梅馆记》、周敦颐《爱莲说》、刘禹锡《陋室铭》等散文都是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二、修辞手法为了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中常常运用对偶、排比、反复、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互文、叠词等修辞方法。修辞格本来是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十分熟悉,但是,由于用于诗词中的修辞格更灵活、更巧妙、更形象、更丰富、更具有艺术性,因而也就增加了识别鉴赏的困难。1.夸张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2.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3.比拟(拟人、拟物)把甲事物模拟做乙事物来写。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是拟人,把人当作事物来写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是拟物。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4.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并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5.反语就是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抒怀》)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曹雪芹《红楼梦·西江月》)6.互文在诗文中,拆开一个完整的意思,放在前后两处表达,以求内涵的扩充和升华,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是为互文,也叫“互文见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花径不曾缘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