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去架构一种充满灵性的新课堂。它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在这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中, 学生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独到的见解,畅想美好的未来!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体会到语文深远的内涵,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的清新而悠长的馨香! 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张扬的个性,掩盖了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学生的频繁活动,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课下却收益颇浅: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 实质,一味反旧,只求“形似”!课堂教学在误区里越走越偏,越偏越远„„ 一、识字写字教学被淡化,学生能认读,不会书写;书写潦草;错字别字现象比较严重。积累不够,作文语言匮乏。 (一)识字写字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学过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但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字词教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1 、教师不够重视,把字词教学完全放手给学生,布置课下预习,不检查,不评价。 2 、在预习环节或阅读准备环节中轻描淡写地带过。读一读,屏显一下,学生只动口不动手。只会认读,不会写。 3 、学生在古诗文默写中错别字较多。 2 4 、作文中错字成串。字迹潦草,不工整,不规范。 5 、识字量不够,词语积累不多,写作时词语匮乏。 识字写字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因而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目标侧重不同,我们固然不能把整个教学内容定位在字词教学上,但识字写字也不应被忽略和轻视。 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 5 0 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第四学段识字写字的阶段目标中是这样阐述的“1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 0 0 个,会写3 0 0 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