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运管处工作总结服务农村和谐惠民促进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发展20XX年,*市运管系统在省运管局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交通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以“质量效益年”为主题,以学习推广“王静工作法”为抓手,以深入组织开展“民心杯”竞赛为载体,努力提高农村运输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截至20XX年7月,全市完成农村客运站点投资400万元,建设农村五级站4个,候车亭158个,招呼站220个,新增农村客运运力67辆/1053座,新开辟农村班线21条,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建设呈现良好态势。我们具体做法是:一、造声势,营氛围,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格局农村客运面临基础薄弱、经营艰难、冷热不均、主体分散、安全系数低等这样那样很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仅仅依靠运管部门,一味闭门造车、按部就班难以有所作为。为扭转局面,市运管处于20XX年4至5月份组织人员到各县市乡镇村深入调查,带着问题到周边地市取经探宝,形成调查报告,在《*日报》刊登我市农村客运形势分析和发展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刘善桥亲自批示,并于20XX年底成立以政府牵头的工作专班,组织人员专程到天门等地市进行学习考察,召开公安、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村客运发展政策措施。20XX年市政府把建设农村公路20XX公里、客运五级站7个、候车亭280个、招呼站560个,新增农村客运班线27条作为“八件实事”之一向全市人民作出了郑重承诺,各县市政府都提出了年度农村发展硬性目标任务,全市上下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村民主动、政策拉动的“多位一体”共谋农村客运发展的良好格局。二、立规划,明责任,步步为营扎实推进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客运实际,我们提出十一五我市农村客运发展的三个阶段目标:即06至07年以治理第1页共4页农村客运秩序,落实“四定一挂”,提高农村客运履盖面为重点工作的第一阶段,07至09年以优化网络、提高质量效益、路站运一体发展为重点的第二阶段;09至20XX年以啃骨头、克难攻坚完善农村客运体系为重点的第三阶段。08年农村客运运力发展主要目标是: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10台/1320客位,新增通车的行政村210个,通村率达到83%。根据每一阶段任务,我们坚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采取由各县市制定年度农村客运发展计划,报市运管处集中公示,年底实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方法,将农村客运发展层层分解进行逐车逐线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三、树典型,抓载体,精心培育农村客运市场农村客运面临的各项困难往往使农民车主采取观望态度,基层干部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我们始终注重培育典型示范引路,总结提炼推广经验,以此作为推进农村客运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树立典型过程中,我们不搞“高大全”,而是结合农村客运发展阶段性特点和主要问题,深入调查,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培养对象,精心引导培植,提练经验,以召开现场会形式进行交流推广。今年,我们在全市农村客运深入组织开展以“质量效益”为主题,以开展“民心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一手抓站点、客车等硬件建设,一手抓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和行业管理等软件建设。切实提高农村运输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农村客运网络。7月份在XX县区团陂镇召开现场会,交流推广XX县区运管所和团陂镇政府扎实开展“民心杯”竞赛,鼓励引导长途班线运输公司投资农村市运管处工作总结--服务农村和谐惠民促进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第2页站点建设、优化拓展农村客运网络、与农民车主实现双赢经验做法,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四、抓安全,调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一是坚持“以案说法”,以我市近年发生的如2.25、5.28等几起重特大交通事故为案例,剖析原因,分析责任,做到处处讲、层层讲、时时讲,时刻提醒农民车主提高安全守法经营,警示基层运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二是坚持“分线管理”,第2页共4页根据农村客运分散的特点,我们推行按线路分片区落实车队安全生产例检例会制度,落实车队安全管理和车辆相互监督责任;三是优化结构,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