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活中的电学

生活中的电学_第1页
1/23
生活中的电学_第2页
2/23
生活中的电学_第3页
3/23
不用光照就能发电的二极管 一般发电需要燃煤、燃油或靠原子能反应、化学反应等,这些物质用完了,电也就发不出来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物理实验室徐业林研究员经过 36年艰苦探索,研制成功一种能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取能量发出电能的新型半导体器件;无偏二极管。 无偏二极管获取能量的途径与常规发电完全不同。它是向内能库要能量。在导体、半导体中有很多导电电子,它们以很高的速度作热运动,由于运动方向杂乱无章,互相抵消电流为零。无偏二极管在无任何偏置电流、电压的条件下,具有单向导电特性,故可将杂乱无章的热运动定向化,当将其两端用导线相连时,便形成了电流。这一能量是二极管中热运动速度高的电子降速换来的,因而二极管将降温;降温后的二极管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二极管发出的电流流过负载电阻,负载电阻发热,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通过环境再还给二极管,自然形成循环,二极管便可持续输出能量。它发电时不需光照,也不需温差,即便将它放入一个密封的金属盒中,电流电压也不会受任何影响。 目前,徐业林研制的无偏二极管,在带动负载的情况下,负载电压达 100毫伏特,负载电流达 0.1微安培;短路电流为 5微安培。电压已达理论上限,电流理论上限为每平方厘米数百安培。 无偏二极管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它由硅构成,资源丰富,体积小。将多个无偏二极管串联,可以构成强大的发电器,带动各种电器,如作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的电源。它不污染环境,从取之不尽的环境中获取能量,不需加油,不需充电,是一种新型的理想能源。 这一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最近又通过了专家评议。专家们认为该实验结果真实可信,理论分析合乎道理,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大力资助和支持,以尽快使它走向实际应用。已为此奋战了 36年的徐业林更是热切盼望得到企业界的支持。 给计算机注入光 最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实验室里,阿希姆·维克斯福特和他的同学们找到了一种捕获光束的方法,能把光束存储一会儿,然后再把它放走。这种巧妙的方法对于制造未来的光学计算机可能具有深远意义。 神奇的光具有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人员所盼望的理想特性,其信息载运能力(或者说带宽)非常巨大。一束激光脉冲一秒钟就可传输整部《不列颠百科全书》。光还能轻而易举地分成很多光束,成为并行处理的理想媒介,而并行处理是高速计算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有,光的运动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 光的运动速度快是个优点也是缺点,如果你想获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活中的电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